·医院药学·902024,14(1)医师在线第14卷第1期耐碳青霉烯类肠杆菌科细菌耐药特征与重症监护室的感染危险因素分析苏益1,占冬辉2*(1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检验科,广州市黄埔区中六生物医学创新研究院,广州510000;2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检验科,广州510000)【摘要】目的对耐碳青霉烯类肠杆菌科细菌(CRE)进行耐药分析,并探讨重症监护室(ICU)的感染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调查某医院2022年1月~2023年7月CRE感染的住院患者176例并对其药敏结果进行分析。选取期间ICU病区感染CRE的患者共33例作为试验组,同期入住ICU的碳青霉烯类敏感肠杆菌科细菌(CSE)患者53例作为对照组进行比较,通过分析两组患者的药敏结果和临床数据资料,从而研究ICU病区CRE患者感染的危险因素。结果176株CRE中,肺炎克雷伯菌102株(58.0%),大肠埃希菌64株(36.4%),阴沟肠杆菌7株(4.0%),产气肠杆菌3株(1.7%)。CRE对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耐药水平整体偏高,几乎全部耐药,对磺胺类、喹诺酮类、氨基糖苷类抗生素的耐药率为36.9%~82.4%,对替加环素的耐药率为2.1%。通过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住院时长>2周与真菌感染为ICU病区患者感染CRE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CRE感染趋势日益严重,合理应用抗生素,减少患者二重真菌感染的现象、缩短患者住院时长,有助于降低CRE感染的发生,临床应采取措施积极应对。【关键词】耐碳青霉烯类肠杆菌科细菌;耐药性;重症监护室;危险因素抗生素最早于20世纪被发现,绝大多数抗生素是微生物代谢过程中产生的、且能对其他微生物起抑制或杀死作用的生物活性物质,之后通过一系列的化学、基因工程等方法可进行大量生产,由于抗生素在对抗病原菌感染有效,故在临床中被广泛应用[1]。随着抗生素广泛应用,尤其是不合理使用的增加,导致抗生素治疗效果不佳的现象,甚至出现了多重耐药菌株。其中,早在2014年就被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CDC)纳入“紧急威胁”名单,又名“超级细菌”的耐碳青霉烯类肠杆菌科细菌(Carbapenem-resistantenterobacteriaceae,CRE)在我国耐药菌检出中呈现逐年上涨的趋势[2]。CRE对临床大部分药物表现出低敏感性,其主要特点为传播能力强、迅速,尤其是高致死率给医院临床科室用药和院感防控工作带来了极大的挑战[3-4],同时也增加了患者的负担,因此CRE对于全民健康的危害不容忽视。由于重症监护室(Intensivecareunits,ICU)患者所处环境复杂、感染严重、情况危急,且长时间进行治疗容易导致患者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