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艺教论坛1141民间美术在高校美术教育中的教学实践研究■赵倩福建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摘要】民间美术传承久远、艺术成就灿若星河,它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蕴含着深厚的历史底蕴、丰富的人文气息,而且具备强大的生命力,虽历经数千年时光,仍然能薪尽火传。立足全球化浪潮下,如何更好地传承、弘扬及利用民间美术资源,是摆在高校美术教育工作者面前的重大课题。基于此,本文深度解析民间美术与高校美术教育的相关性,阐释了民间美术资源运用意识差、师资资源欠缺、教学模式单一等问题,进而提出民间美术在高校美术教育中的应用路径。【关键词】民间艺术高校美术教育应用中图分类号:J20-0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3359(2024)02-0141-06在数千年文化积淀中,我国民间美术作为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备独特的民族个性和文化气质,不仅展示了劳动人民的智慧与创造力,而且反映了丰富的历史文化和深厚的人文情怀。高校美术教师需充分领会民间美术在高校美术教育中的核心价值,突破传统教育模式限制,合理利用民间美术的独特优势。本文结合民间美术的艺术特色和价值表现,指出民间美术资源在高校美术教育中的应用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一、民间美术的定义和艺术特色民间美术指的是源自民间,具有鲜明民族特色和地域文化特征的艺术形式和实践。这些资源体现了人民的审美情趣、生活习俗和文化信仰,蕴含着丰富的历史和社会价值。民间美术资源既包括物质形式,如:手工艺品、装饰品等,又包括非物质形式,如:制作技艺、传统节日的庆祝方式等。在中文语境下,“民间美术”代表的是一种具体的美术形态或艺术门类,同时也具有“载体”“途径”“媒介”等含义,其指向一个更为广泛和深刻的文化和社会现象,它涵盖艺术创作的实践、文化传承的机制和社会交流的媒介。民间美术不仅仅是一种美观的装饰或简单的手工艺品,它是一种生活在人民心中的艺术,是人类智慧和情感的结晶,也是连接过去和现在、个体和社会的桥梁。通过研究和理解民间美术,人们能够更深入地洞察人类文化的多样性和复杂性。民间美术可以理解为一种广泛存在于民众日常生活中的艺术形式。它不是由专业艺术家创作,也不受官方或学院派美术的限制,充满创造性、实用性和审美价值。“民间”一词蕴含着非专业、非官方、非正统等色彩,强调取材随意、师法自然、创造自由等属性,并不受严格的美术理论束缚,但这并不意味着民间美术与高雅美术格格不人,恰恰相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