绵竹年画以鲜亮的色彩、生动的形象,表达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期盼,是一种富有民族特色和乡土风味的艺术形式。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年画文化的传承发展受到时代挑战和现实挑战。近年来,为了对绵竹年画非遗项目进行系统性开发,绵竹市实施了年画振兴工程,并出台一系列支持政策,大力选拔培育文化传承人,开展“年画上墙”运动,推动年画文化多元化发绵竹年画的传承发展探究〔摘要〕本文研究了绵竹年画在传统文化振兴中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探索出政府推动、市场运营、大师传承等创新发展之路,以将年画文化转化为城市建设、乡村振兴、产业发展的重要动能,让传统文化焕发出时代生机。〔摘要〕绵竹年画;传承;发展文/赵宏婧|音乐世界|YINYUESHIJIE56展,折射出新时期文明实践的新成果,反映了城乡融合发展的新面貌,在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时,让年画艺术“活”在当下、“火”成时尚。系统规划——科学开发历史宝库绵竹市为传承保护绵竹年画,构建了一套科学系统的组织管理运行体系。一是健全系统化管理组织。绵竹市成立了非遗保护中心、非遗工作领导小组、非遗文产股等组织机构,建立非遗专题“绵竹年画博物馆+年画传习所+年画大师工作室”三级传承载体,打造“党员艺人孵化室”“年画讲堂”“年画微党校”“年画夜校”等培育载体,为非遗的抢救、保护、传承、发展提供了坚实的组织保障。二是提供法治化保障政策。绵竹市创新性地出台了全国首部年画保护地方性法规《德阳市绵竹年画保护条例》,并制定了《绵竹年画保护专项资金管理办法》《绵竹年画工匠评选认定办法》《绵竹年画保护目录评审工作规则》等配套政策,对年画作品和产品进行版权认证和专利注册,筑起了年画创新发展的安全防护网。三是进行品牌化项目运营。绵竹市采取市场运作、社会参与、政府推动的方式打造了“到绵竹过中国年”的城市品牌,将每年腊月二十三定为“绵竹年画节”开幕日,进行《迎春图》大型巡游活动、年画精品展销等以绵竹年画为元素的特色民俗活动,每年参与人数超过10万人,“绵竹年画节”连续2次被国家节庆办评为“全国十佳节庆活动”。人才为先——培育非遗文化名师绵竹年画传承发展的核心是人才,要不断着力全方位打造德艺双馨的文化传承队伍。一是构建梯次化的发展体系。建立国省市县四级非遗传承人梯次培养体系,实行人才传、帮、带工程,加强传承人队伍系统培训,分层分类地进行各级代表性传承人的申报、评审、认定工作。目前,绵竹市已培育各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