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研究艺术教育论日本初中音乐课标及启示东北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巴鼎元摘要:“音乐课程标准”作为音乐教育的纲要性文件,指导学校的音乐教学。本文从课程标准、课程内容、修订版本三个方面,对日本初中音乐课标进行阐述,并针对中国初中音乐课提出五点建议:重视教师的主体性;重视细化课程标准;创新音乐活动形式;拆解初中音乐学段;注重音乐素质培养。抛砖引玉,为我国音乐教育的完善提供理论参考。关键词:课程标准课程内容教学目标教材修订音乐课程标准,作为音乐教育的纲要性文件,旨在“重视美育基础知识学习,增强课程综合性,加强实践活动环节”。①2020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和国务院印发《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将“不断完善课程和教材体系”②作为一项重要措施提出,其中包含“树立学科融合理念”“完善课程设置”“科学定位课程目标”“加强教材体系建设”等内容。由此可见,音乐课程标准的研究对我国音乐教育具有重要意义。日本与中国同为亚洲国家,文化有很多相通之处。本文主要通过对日本初中音乐课程标准的目标、内容及成效研究,对我国音乐教育课程和教材体系建设,提供借鉴和参考。一、日本初中音乐课程目标设定音乐课标是关于音乐教学目标、内容、方法和设置的基本规定。日本初中三年的音乐课,分为第一学年和第二、三学年两个阶段。其中,第一学年设定三个目标:培养对音乐和歌唱的兴趣,陶冶情操,健全人格,丰富生活;掌握音乐的基本技能,培养表现能力;领略音乐的美妙之处,培养广泛、主动的鉴赏能力。第二、三学年同样也设定了三个目标:通过体验音乐活动,提高对旋律和音乐的兴趣爱好,培养积极向上的态度,充满阳光的价值观;感受音乐的多样性,提高表现技能;开发音乐的创新能力,提升鉴赏水平。(一)培养音乐兴趣日本的初中音乐课程,把培养音乐兴趣作为首要目标,贯穿于三个学年。第一学年,培养学生对声音的敏感度与对音乐的兴趣;第二、三学年,升级到“体验音乐活动的乐趣,通过音乐学习使生活变得丰富多彩,强化一生喜爱音乐的态度”③。第一学年重点“培养对声音的敏感度与对音乐的兴趣”,第二、三学年将“兴趣”提升为“一生喜爱音乐”。让学生在主动亲近音乐并享受音乐活动的同时,终身保持对歌唱和音乐的高雅兴趣。“培养音乐兴趣”主要是通过生动形象和情感丰富的歌曲教学,唤起学生对音乐的热情,积极主动参与各类音乐活动,从而形成乐观向上的健康人格。日本学校的音乐活动,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