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4/2024/02/语文教学与研究/课堂教学/课程思政视域下高中小说“三环五步”教学法的实践探索以《项链》为例张欢张欢,浙江省杭州市美术职业学校教师。摘要:语文课要发挥独特的育人功能,为学生形成正确的三观、养成健全人格和终身发展提供助力。语文教师要有课程思政的整体渗透意识,不断创新教学方法,注重对学生的思想引领及价值观塑造。本文在课程思政视域下寻找新路径,探讨语文课堂与思政融合的教学实践,并以《项链》为例用好“三环”实“五步”,抓形象强体验,促思考重言说,在培养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同时,真正实现语文学科立德树人,价值引领的目标。关键词:课程思政;三环五步;语文教学;小说语文学科兼具工具性与人文性,有独特的育人功能。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学校要注重将思政教育工作贯穿教育的全过程、实现全方位育人、形成全员、全过程育人的教育格局。"“三全育人"和“课程思政"的教育理念已渗透到中小学基础教育阶段。高中语文教材蕴含大量优秀的文化因子,如学生偏爱的小说文体,深挖其中的思政元素,对学生人生观,价值观的塑造具有重要意义。语文教师要更新教育理念,在教学过程中自然有效地对学生进行思政教育。高中阶段是学生确立人生观和价值观的重要时期,学生很容易受鲜明的人物形象和优良精神品质的影响,高中语文的课程思政具有显著意义。然而语文课堂与思政融合得还不够,问题主要集中在以下几方面。一、语文课堂与思政融合存在的问题(一)整体渗透缺失《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20年修订版)明确提出立德树人的要求,语文课要与课程思政有机融合,让学生在语文学习的过程中得到价值观的引领。《“课程思政”教学设计编制指南》一文指出“课程思政”教学设计要求,如“灌输与渗透相结合”“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历史与现实相结合”,[2而教师只强调灌输,缺乏整体渗透。以《项链》教学为例,教学的主要目标是理清小说的情节结构,分析人物形象,揭露资产阶级虚荣心和过度追求享乐的思想危害。教学重难点在于通过分析马蒂尔德的形象,领悟小说的思想意义。《项链》的教学设计如表1所示。以上教学设计通过逐个知识点讲解,末尾强化作品的情感与道德观的教育。拓展延/课堂教学/语文教学与研究/2024/02/105表1《项链》教学设计与教学内容教学环节内容要点新课导入爱美之心人皆有之,了解法国猜测这件道具与小展示玩具项链一位爱美丽的女士的故事。明确“三大短篇小说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