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艺术研究1…浚县泥咕咕题材的传承与发展1.1…浚县泥咕咕题材的传承浚县泥咕咕传统题材大致分为动物类和人物类两个大类。其中动物题材包括飞禽类和走兽类,人物题材包括英雄人物、戏曲人物、神话人物以及现实人物。浚县泥咕咕飞禽类题材形象包括斑鸠、燕子、鸳鸯、公鸡、大雁等。学者认为,斑鸠和燕子等鸟类泥咕咕与人类史前的图腾崇拜相关;鸡、鸭与农业相关;大雁则与婚庆相关;凤凰来自神话传说,有着吉祥、神圣的意义。走兽类泥咕咕有猪、牛、羊、虎、狮等。其中马、牛、羊、猪、狗是农村生活中常见的动物,与人们的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狮、虎、猴等动物在日常生活中并不常见,但由于其有吉祥寓意而一直被古代先民所崇拜,历来作为民俗信仰的载体,承载了人们避祸祈福的心愿;龙、麒麟、独角兽等神兽同凤凰一样,来源于神话传说,寄托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愿望。英雄人物以隋唐起义军和《三国演义》中与当地有关的人物为主,主要有徐茂功、程咬金、关羽、张飞、刘备等。《资治通鉴》中记载了隋末农民起义军曾在浚县的大伾山与隋军会战,并且当地一直流传着关公斩颜良的传说,故事里的白马坡就在今浚县东七千米处。戏曲人物来自当地流行的豫剧和大平调。老一代的手艺人比较迷恋戏曲,捏制的戏曲人物动作精妙、栩栩如生。神话人物有《八仙过海》《西游记》中的人物以及十二生肖神等,其中十二生肖神是当地手艺人在十二生肖的基础上创造出来的,是动物首、人身造型的泥塑。现实人物来自民间生活中的人物形象,有小孩、妇女、商人等。现实人物造型不仅丰富多彩,而且可以看出不同时期的人物服饰变化,证明了泥咕咕民间艺术与时代同步发展的事实[1]。1.2…浚县泥咕咕题材的发展随着时代的发展,浚县泥咕咕的题材选择不再局限于恒常性主题所包括的表现范畴。与传统题材不具有关联性的新内容开始被注意到,新内容主要来源于时事新闻、新兴文化和民俗生活。时事新闻是当下人们最关心的事情,是当下生活的映射。与其他题材相比,更贴近现实,更能吸引人们的注意,引起人们的感情共鸣。例如,为庆祝2008年北京奥运会,王红瑞创作了《北京》。据介绍,该作品由208只猴子组成,对应2008的年份,其上下共分布十一层,每一层分别对应不同的吉祥含义。2021年,在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下,全民出行皆需要扫码,只有绿码才可通行,且“码”与“马”同音,在此背景下,王红瑞创造了《我是绿马我怕谁》系列泥塑作品。将现代生活与民间艺术打破重组,描绘社会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