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课程标准》)指出:“核心素养是课程育人价值的集中体现。”(教育部2022)英语学科核心素养要求教师从语言能力、文化意识、思维品质与学习能力四个维度开展教学工作。课堂是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主阵地,其教学理念应由重知识向重知识、能力、素养转化,由单向的传递性教学变为多方位的交往教学。然而,初中英语课堂教学还存在一些问题。从教师层面看,一部分教师只注重语言知识“灌输”,忽视了学生的主体性;还有一部分教师虽然能够对实践探究给予重视,但是在任务设计上存在不足。从学生层面看,大部分学生课堂上不愿开口,缺少思想交流或情感互动,导致课堂氛围沉闷。因此,师生为了共同的教学目的而进行的对话、理解、共识等互动活动显得尤为重要。教师应创设多维度情境,鼓励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下接触、体验和理解语言,并在此基础上运用和迁移语言知识。学生通过活动合作探究、分享观点、解决问题,最终学会学习,更好地实现英语学科育人价值,促进核心素养落地生根。一、相关依据交往是人类特有的存在方式和活动方式。教学是人类社会的一种特殊的交往实践活动。教学具有交往的性质,从本质上来说,教学即交往,没有交往就无所谓教学。教学不是简单的知识文化的单向传递活动,而是一种引向深处的交往活动。在教学活动中,教师与学生的交往及学生之间的交往具有工具性的意义:交往促进了教学反馈,促进了师生及生生之间的沟通乃至教学过程的顺利展开,促进了观点的碰撞、心智的激发、情意的感染及价值体系的生成与建构(陈旭远、杨宏丽2006)。英语学科育人是指除了使学生学习英语学科知识和学科技能外,还要促进他们在心智能力、情感态度、思想品德、社会责任等方面的发展。英语课程应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培养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时代新人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教育部2022)。教师在进行课程设计时应有意识地突出英语学科的育人价值,在提高学生语言能力的同时,助力其不断提升文化意识、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从而将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落到实处。在核心素养背景下,交往理念下的英语课堂是学科育人的重要路径。交往英语教学活动可由充满情境和逻辑的真实交往组成,促使学生在交往中生成新的知识、能力和情感价值观,不仅锻炼语言运用能力,而且提高沟通协调能力、实践能力和思维能力。二、交往理念下初中英语学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