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养殖与饲料2024年第2期集约化养殖场“三级圈”常态下非洲猪瘟的防控崔孟梅1,李俊跃²,赵世玉31.河南省安阳市滑县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河南滑县456400;2.浙江青莲食品股份有限公司,浙江海盐314399;3.河南丰源和普农牧股份有限公司,河南西平463900摘要非洲猪瘟是一种高度接触性传染病,以发热,全身性出血以及高死亡率为特征,给疫区造成重大经济损失,在我国被列为国家一类动物疫病。由于目前还没有有效安全的非洲猪瘟疫苗或治疗方法,因此控制该病仍需要严格的生物安全措施。本文通过调研浙江青莲食品股份有限公司以及河南丰源和普农牧股份有限公司规模化养殖场在非洲猪瘟进人我国以来的经验做法,总结了目前集约化养殖场按生产实际,根据不同区域划分“防疫圈”,通过科学检测,严格消毒,做好病媒生物防治以及猪群、人员、车辆、物资管理的综合措施,高效防控非洲猪瘟,减少经济损失,以期为集约化养殖场非洲猪瘟的防控提供实践性指导。关键词“三级圈"防控;消毒;病媒生物防治;非洲猪瘟;集约化养殖场非洲猪瘟,是由非洲猪瘟病毒引起的1种急性高度接触性传染性疾病,特点是发热、出血和高死亡率,给疫区造成重大经济损失!,在我国被列为国家一类动物疫病。非洲猪瘟是1921年由Montgomery在肯尼亚首次报道,2007年以来,非洲猪瘟在全球多个国家发生扩散、流行,特别是与我国紧邻的俄罗斯已有发病报道[2],增加了传人我国的风险。2018年8月,我国首次确诊了非洲猪瘟,自此非洲猪瘟在我国各地流行,生猪存栏量急剧下降,继而猪价一度上涨,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由于疫苗接种后难以产生中和抗体,目前还没有安全的非洲猪瘟疫苗或治疗方法。为有效防控非洲猪瘟,确保养猪产业安全健康发展,必须持续加大生物安全防控力度,进行常态收稿日期:2023-07-20作者简介:崔孟梅,女,1990年生,硕士,助理兽医师。化防控,应按照养殖场生产实际,划分不同的防疫区域对非洲猪瘟进行常态化防控。本文首次提出“三级圈”常态下防控,对养殖场进行详细的区域划分,并制定不同的制度措施,在各个环节全面防控,将非洲猪瘟拒之门外。1非洲猪瘟的流行病学非洲猪瘟病毒(ASFV)主要传播途径是感染猪和易感家猪之间的直接接触或通过受污染的猪肉、人、车辆和污染物"间接接触。另外,在非洲东部和南部,非洲猪瘟也通过软蜱传播[2,感染率超80%。吸血蝇经证明也具有机械传播ASFV的能力[3]。所有年龄的家猪和野猪都易感染非洲猪瘟,但该病并不属于人畜共患病。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