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8学科案例┆课程建设基于网络学习空间的小学混合教学活动设计与实施——以“制作电子报刊”为例曾永强(漳州市实验小学,福建漳州363000)【摘要】以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等信息科技支撑的网络学习空间建设的全面推进,改变了教与学的模式,为实施混合教学模式提供了技术支持和保障。研究基于网络学习空间的混合教学活动设计与实施,有利于探索促进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教学新模式。基于网络学习空间的混合教学活动设计,应构建多维互动学习共同体,整合线上线下学习工具,创设基于真实情境的合作学习,发展批判创新高阶思维,构建尊重对话的情感支持。在此基础上选择合适的实施策略,如“激发动机,明确目标”“回忆旧知,建立连接”“异质均衡,合作学习”“多维互动,深度学习”“线上线下,情感支持”等,促进学生核心素养提升。【关键词】网络学习空间;小学;混合教学;核心素养;设计;实施【中图分类号】G6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9214(2024)03-0118-04【DOI】10.16550/j.cnki.issn.2095-9214.2024.03.036当前,我国教育数字化高度发展,改变了学校学习的生态。成长于数字化时代的小学生,在利用数字化资源与技术学习方面具有优势。混合教学模式将在线学习与传统的面对面教学进行有机结合,从而提供给学习者一种更加全面的学习经历。在混合教学模式中,网络学习空间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可以为学习者提供一个自主学习的可用空间,也可以建立起师生之间的沟通桥梁。本文以闽教版小学信息技术四年级上册综合活动“制作电子报刊”为例,介绍基于网络学习空间的混合教学活动的设计、实施与评价。一、基于网络学习空间的混合教学活动设计基于网络学习空间的混合教学活动以混合学习理论和活动理论为指导,强调以学习者为中心,通过多维互动构建学习共同体,通过有效整合技术工具开展基于真实情境的合作学习,促进学习者高阶思维发展。教师给予学习者情感支持,促进学习者提高学习投入水平。(一)构建多维互动学习共同体《义务教育信息科技课程标准(2022年版)》提出要充分应用多元化数字教学资源,提高学习者参与度,支持学习者在数字环境下的自我管理、自我规划和自我评价,凸显学习者的主体性。在教学活动设计中,通过创设真实情境,引导学习者从学习、生活、交流、分享等实际需求中选择活动主题,充分发挥学习者主动性,将活动主题设计的主动权交给学习者。例如,在开展“制作电子报刊”规划设计前,教师通过人人通平台的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