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课程标准》)指出“思维品质指人的思维个性特征,反映学生在理解、分析、比较、推断、批判、评价、创造等方面的层次和水平。思维品质的提升有助于学生学会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对事物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教育部2022)。在《课程标准》的指导下,教师应认真探索培养学生思维品质的教学路径。深度阅读是锻炼学生思维品质的有效途径,然而,部分初中阶段的学生在阅读期间存在过于依赖他人、思考深度不足的问题,不仅不利于深挖所读语篇中的语言知识和主题意义,而且限制了其思维品质的发展。在这样的背景下,教师围绕“基于思维品质培养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有效性”展开深度研究,设计多个阅读教学环节,让学生展开深度阅读,并逐步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全方位地解读精彩语篇。下面,结合译林版初中《英语》教学案例系统介绍研究成果。一、阅读与理解———奠定高阶思维活动基础阅读教学开始之初,教师可以设计阅读与理解教学环节,让学生明确语篇传递的主要信息,为高阶思维活动的开展奠定基础。考虑到部分学生缺乏主动阅读的意识,语言知识储备不足,在阅读与理解环节,教师需要搭建有助于提升其阅读理解水平的“支架”,以此保障他们能够产生阅读兴趣,并理解语篇内涵。案例1:以七年级(上)Unit1DreamhomesReading板块教学为例,教师设计以下阅读与理解环节,以辅助学生理解课文:(一)分享课外照片,解读课文背景信息教师分享不同类型住宅的照片,如带有花园的独栋别墅、具有多个房间的公寓式住宅、海边的房屋等,在此基础上,邀请学生阅读课文正文上方的背景介绍文字,推断课文主题和课文内容的来源。【设计说明】照片可以让学生了解不同住宅的特色,并使其分析自己喜欢的住宅,初步调动其思考热情。同时,译林版教材Reading板块的课文前均介绍了背景信息,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重点分析相关内容。在本次教学期间,学生会快速认识到本次阅读的主题为“Homesaroundtheworld”,并了解课文内容来源———西蒙(Simon)想要了解世界各地人们的住宅,并收集相关信息,从而阅读三位来自不同国家的学生撰写的博客。结合这一活动,教师可以让学生初步展开分析推理活动,激活思维,为阅读活动的开展作准备。(二)分析插图信息,合理推理课文内容教师请学生分析教材中的三幅插图,对照分享基于思维品质培养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有效性研究———以译林版教材为例白帆【摘要】为提升初中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