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聚焦:5G-A/6G技术及应用展望16多站协同感知技术摘要6G时代,全频谱通信将成为一个特征,雷达频段与通信频段共存共用可能成为现实。通感一体化技术可以复用通信设备的硬件和频谱,对物理世界进行无线感知,已被ITU列为6G的六大场景技术之一。利用现有蜂窝网络中广泛部署基站的数量优势,多站协同感知是6G通感一体化的核心关键,可以为感知性能带来显著增益。针对通信网络的多站协同感知研究仍然处于初步阶段,缺乏协同场景定义和关键技术识别,文章提供多站协同感知的应用场景,并给出实现多站协同感知的关键技术,为多站协同感知的深入研究提供技术参考。关键词通感一体化;协同感知;感知模式;数据融合王瑜新1,2,3马一华1,2王钟斌1,2韩志强1,2李松谦1,2白辰1,2夏树强1,21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深圳5180572移动网络和移动多媒体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深圳5180573华南理工大学广州510641引言无线通信技术演进带来了频段提升、带宽增加和天线数增多,这些演进趋势使得无线感知成为可能。通感一体化技术可以复用通信设备的硬件和频谱,对物理世界进行无线感知,引起了工业界和学术界的广泛关注[1]。在标准化方面,ITU(InternationalTelecommunicationUnion,国际电信联盟)将通感一体化列为6G的六大场景之一[2],而3GPP(the3rdGenerationPartnershipProject,第三代合作伙伴项目)也在R19(Release19,第19版本)完成了通感一体化信道建模研究的立项。广泛部署的通信基站不仅可以提供无所不在的感知服务,还可以进行协同感知来增强感知性能[3-5]。相比于单站感知,多站协同感知具有以下优势:由于目标的雷基金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基金资助项目(2021YFB2900200)达截面积在不同角度是不同的,可以通过空间分集提高对目标检测的成功概率,同时通过相干或非相干的方式融合提升信噪比以提升精度;多站协同感知还可以提供更连续的感知覆盖,实现无缝感知,并通过站间协同降低干扰和复用资源,提升频谱资源利用率;此外,多站感知得到的信息不同,可以用来观测扩展目标的不同面以恢复更完整的目标,还可以借助不同的多普勒频移来恢复真实速度和分离出低慢小目标。现有的多站协同感知相关研究分为信号级协同[6-7]和信息级协同[8]。信号级协同联合处理多站信号直接得到感知结果,可以通过相干[6]和非相干[7]处理来实现。前者性能好,但对于多站同步要求高;而后者性能相对较差,但可以降低对同步的要求。信息级融合是将每个站上报的感知结果进行融合,从而得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