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期2023年11月江苏科技信息JiangsuScienceandTechnologyInformationNo.31November,2023基金项目: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课题;项目名称:新工科背景下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能力培养的路径探索与实证研究;项目编号:2020ZD1014。江苏省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重大课题;项目名称:高校与大院大所、企业行业协同培养专业学位研究生的融通机制研究;项目编号:JGKT22_A009。作者简介:宋天顺(1981—),男,江苏南京人,副研究员,博士;研究方向:生物工程。∗通信作者:殷晶晶(1984—),女,江苏南京人,副研究员,硕士;研究方向:高等教育管理。交叉学科视角下生物工程研究生培养研究宋天顺,殷晶晶∗,谢婧婧(南京工业大学生物与制药工程学院、研究生院,江苏南京211816)摘要:学科交叉是当前科学技术发展的重大特征,是新兴学科产生的原动力,对培养高层次复合型人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生物工程学科由于其研究对象的特殊性,在理论、方法上涉及生物学、工程学、化学化工等学科领域,显示出多学科交叉的特点。文章从交叉学科的视角出发,介绍生物工程交叉学科研究生培养的现状与面临问题,结合国内外实践提出了交叉学科研究生培养的对策,希望为我国高校生物工程等相关专业交叉学科研究生培养提供思路。关键词:交叉学科;生物工程;复合型人才培养;研究生培养中图分类号:G643.0文献标志码:A0引言当前,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加速演进,聚焦解决“卡脖子”问题的关键核心技术所需的知识已远远超出了单一的学科范畴,需要多个学科协同推进。打破学科之间互相割裂的局面,发展交叉学科已成为越来越重要的发展趋势[1-2]。目前,学科交叉人才培养主要在研究生教育领域开展,大力推进交叉学科研究生培养,对于解决目前面临的复杂工程实际问题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同时也是当前全球研究生教育改革的共同发展方向,也是我国培养高层次复合型人才的有效路径和重要突破口[3]。党中央、国务院一直以来重视交叉学科的发展,早在2010年教育部就发布交叉学科自主设置与备案制度等系列举措,启动交叉学科建设模式的探索。2016年,全国科技创新大会、两院院士大会、中国科协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提出,厚实学科基础,培育新兴交叉学科生长点。2020年8月,全国研究生教育会议提出要建立交叉学科门类。2020年12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部印发通知,新设置“交叉学科”门类,“交叉学科”正式成为最新学科目录中的第14个学科门类[4];同年,中央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印发通知,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8个传统学部之外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