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6鸡沙门氏菌病的临床诊断与防控措施牛艳(平邑县畜牧发展促进中心,山东临沂273300)摘要:鸡沙门氏菌病是由沙门氏杆菌引起的一种禽类传染性疾病,传播范围广,危害大,会给养殖户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基于此,本文主要从病原、流行特点、临床症状、诊断和防治等方面进行论述,以期为相关养殖户提供参考。关键词:鸡养殖;沙门氏菌病;诊断技术;防治技术作者简介:牛艳(1979—),女,山东平邑人,兽医师,研究方向:动物疫病诊疗及疫情防控。1病原鸡在感染沙门氏菌后会出现鸡白痢、鸡伤寒和鸡副伤寒等病症,主要包括以下几种临床病原。1.1鸡白痢沙门氏菌该病菌是一种革兰氏阴性杆菌,不会形成荚膜和芽孢,没有鞭毛,不能运动,菌体呈细长状[1]。病菌对外界环境的抵抗能力比较强,能在环境中存活较长时间,如果环境温度较低,至少能存活6个月。如果病原在绒毛上黏附,病原能存活更长的时间,甚至超过一年。1.2鸡伤寒沙门氏菌该病菌的形状为短粗杆状,在显微镜下观察单个存在,有时会有成对存在的情况。菌体没有荚膜、芽孢和鞭毛。革兰氏染色呈阴性。另外,病菌对外部环境的抵抗能力较强,在60℃的环境下大约存活10min,病死鸡体内能存活3个月左右。需要注意的是,病菌对紫外线较敏感,几分钟内即可失活。1.3鸡副伤寒沙门氏菌最主要的病菌类型为鼠伤寒沙门氏菌,是一种革兰氏阴性短小杆菌。此外,病菌对常规的消毒药剂比较敏感,能将其灭活。2流行特点2.1容易感染的动物种类感染沙门氏菌的动物类型有多种,有时人类也会被感染。不同年龄和品种的鸡都会感染该病,尤其对雏鸡的危害较大。2.2传播途径鸡沙门氏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高达30%以上,并且呈现地方流行性的发展态势。主要包括以下两种传播方式。第一,水平传播。患病鸡将病菌排出体外后会直接影响饲料或饮水,同时也会影响周围环境和饲养器具,健康鸡接触后可能感染该病。第二,垂直传播。带菌或患病种鸡经过产蛋直接将病菌传播给雏鸡,雏鸡在胚胎时期感染出壳后成为该病的主要传染源。该病在整个养殖周期都会出现,影响母鸡的产蛋率和雏鸡的成活率,同时也不利于母鸡的生长发育,严重影响养殖户的经济收入,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2.3流行特点鸡沙门氏菌没有明显的季节性特点,一年四季均可发生,春季和秋季是高发时期。临床研究表明,不同类型的病菌引起的沙门氏菌病的流行特点存在明显差异。不同日龄和不同品种的鸡都会感染鸡白痢沙门氏菌,对3周龄以内的雏鸡危害较大,多呈隐性感染或慢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