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研究[摘要]由于独特的地理形态和历史原因,江苏成为民间艺术大省,其民间艺术形式众多、异彩纷呈,民间艺术产业成就也有目共睹,宜兴紫砂、苏扬玉雕、苏绣、南京云锦、苏州宋锦、缂丝、惠山泥人、靖江竹编等,都是优秀的民间艺术产业典范,民间艺术产业的发展带动了江苏地方经济的发展,值得研究学习和推广。[关键词]江苏民间艺术产业;产业分类;产业特点;发展态势[中图分类号]J0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7556(2023)19-0013-03本文文献著录格式:宋湲.江苏民间艺术产业调查[J].天工,2023(19):13-15.宋湲金陵科技学院艺术学院江苏民间艺术产业调查基金项目:江苏省大创重点项目(项目编号:202313573028Z)。作者简介:宋湲(1971—),女,汉族,山东青岛人,硕士,教授,研究方向:艺术理论与实践研究、民间艺术研究等。一、江苏民间艺术形成的地理与历史因素江苏省地形以平原为主,也有低山丘陵,水系众多,各地域人群之间既联系,又由于地理隔离、交通不便,形成了民俗文化的“大同”和“小异”格局,经过千百年的发展,江苏民间艺术形成品类繁多、各具特色的状态。中国历史上几次著名的文明南迁,都有把全国的工匠集中在江苏的记载。东晋末年刘裕北伐灭秦,把秦地的诸多工匠带到建康(今南京),在建康设立锦署,为南京云锦的形成奠定了基础;南朝宋郡守山谦之从蜀地引领织锦工匠三百余人,建立官府织锦作坊,成为苏州宋锦的开端;南宋政权南迁,很多能工巧匠被带到南方,缂丝在松江、苏州一带流行并得到发展,成为苏州缂丝的起源;明洪武二十六年(1393年),朱元璋“集天下工匠于京师(南京)”,江南一带“硝皮工匠多为江宁人”,于是南京江宁便成为当时毛皮加工制作水平最高的地方,使南京禄口拥有“皮毛之乡”的美称。综上所述,江苏民间艺术的繁荣是有地理与历史原因的,地形、水系的复杂,为民间艺术的成长创造了条件,而历史上定都或南迁这样重大的历史事件,会集天下能工巧匠于江苏,为江苏民间艺术的高质量发展创造了条件。二、江苏民间艺术产业分类江苏的历史名城、古镇老街、名人胜迹、民俗风情等文化资源成为承载民间艺术的肥沃土壤,以南京为代表的金陵文化、以扬州为代表的维扬文化、以太湖周边苏锡常为代表的吴文化、以徐州为代表的楚汉文化等各具特色的文化类型给予民间艺术以丰富的滋养,民间艺术与母体文化交相辉映,形成了江苏省优秀的文化产业。浓厚的历史文化衍生出丰富的民间艺术资源,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