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2非洲猪瘟与猪瘟的鉴别及防控技术研究黄冬梅(广西崇左市宁明县爱店镇乡村产业发展中心,广西崇左532500)摘要:我国是世界上最主要的猪肉消耗国,生猪养殖有着十分悠久的历史。在社会经济高速发展的大背景下,人们对于猪肉的需求量与日俱增,带来广阔的市场前景。一直以来,非洲猪瘟以及猪瘟是威胁生猪安全的两大烈性传染病,一旦处理不当,会给养殖户带来难以挽回的经济损失。本文将结合实际,详细探讨非洲猪瘟和猪瘟的鉴定方法以及防控技术,希望能对我国基层生猪养殖技术的长远发展具有参考价值。关键词:非洲猪瘟;猪瘟;鉴定;防控作者简介:黄冬梅(1989—),女,壮族,广西崇左人,本科,助理兽医师,研究方向:畜牧兽医。生猪养殖一直都是我国农村地区的经济支柱之一,猪的食性复杂,且对生活环境的要求不高,因此十分适合大规模养殖。需要注意的是,目前也存在养殖户专业素质不过关的问题,导致生猪长膘速度缓慢,甚至感染疫病大规模死亡,给养殖户带来难以挽回的经济损失。为了确保生猪养殖业的平稳发展,政府相关部门应根据实际情况,制定非洲猪瘟与猪瘟的鉴定以及防控方案,并进行大力推广,将疫病隐患扼杀于萌芽之中。1非洲猪瘟与猪瘟的鉴定方法1.1流行病学对于流行病理学而言,非洲猪瘟与猪瘟存在较大差别。非洲猪瘟首先在肯尼亚被发现,在过去只在非洲地区流行,到2000年后,非洲猪瘟开始向全球其他大洲大规模扩散。在2018年,我国辽宁地区首次确诊非洲猪瘟,相关部门立即采取扑杀无害化处理,但是为时已晚,导致非洲猪瘟开始在我国快速蔓延,猪肉大规模涨价。猪瘟则是在美国首次被发现,进而逐步蔓延至全世界其他国家,我国首次发现该病例为1935年,并且被国民政府定义为一类动物传染疾病。1.2病原体非洲猪瘟以及猪瘟的病因都是病毒,但是也存在病原体结构上的不同,这也是二者最为显著的差别。非洲猪瘟的别称是虫媒病毒,单一性较强,直径在175~215nm之间,具有十分显著的对称性,囊膜被包裹在病毒外部。非洲猪瘟病毒的复制能力极强,能够在巨噬细胞、网状内细胞以及细胞壁内进行大规模复制,最终破坏生猪的血液与内脏,严重时危及其生命。非洲猪瘟比较惧怕消毒药剂与高温,不惧怕低温环境。猪瘟病毒则是圆形,呈现出对称性,直径在38~44nm之间,囊膜同样包裹在外面,复制能力可以忽略不计。通常情况下,病变不会显示在脏腑、白细胞、淋巴等部位[1]。1.3发病特点在发病过程中,非洲猪瘟与猪瘟的病情存在较大不同。非洲猪瘟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