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第6期总第94期疾病防控89犊牛育肥过程中疫病防控措施赵晓娟(山西省应县草牧业发展中心,山西应县037600)摘要:进入新时代以来,我国人民的物质生活水平稳步提升,对于各类牛肉产品的需求越来越大,更多养殖者参与到肉牛养殖行业中。养殖规模的扩大,使牛群密度增大,导致牛疫病传播的风险进一步提高。基于此,本文主要探讨肉牛育肥过程中,犊牛常见疫病、发生原因以及防控措施,以期为养殖者提供借鉴,增强其养殖和疫病防控能力,满足市场对牛肉产品的多样化需求。关键词:犊牛;育肥;疫病防控;牛场管理作者简介:赵晓娟(1981—),女,汉族,山西应县人,本科,中级兽医师,研究方向:畜牧兽医类疫病防控。近年来,我国牛肉产品销售市场不断扩大,推动了肉牛养殖业的蓬勃发展。在肉牛养殖过程中,育肥养殖期犊牛的生长和健康情况一直是养殖者关注的重点。在此成长阶段的犊牛发育并不完全,免疫力低下,容易感染各种疫病,造成较大的损失,因此应加强犊牛育肥阶段疫病的控制。1犊牛常见疫病及发病原因1.1常见疫病1.1.1细菌性疫病在犊牛育肥过程中,细菌性疾病较为常见,但常与病毒、寄生虫等共同造成犊牛感染,使得病牛的临床症状较为复杂。目前常见的细菌性疾病主要有沙门氏菌病、巴氏杆菌病等。以巴氏杆菌病为例,该病的病原体为多杀性巴氏杆菌,犊牛感染后主要表现为败血症,一年各时段均可发生,以春夏两季发病率最高。1.1.2病毒性疫病牛病毒病一般是危害大且缺少针对性治疗的一种疫病,在犊牛育肥养殖过程中有较大的负面影响。目前,犊牛常见的病毒性疫病主要有口蹄疫、病毒性腹泻、流行热等。以病毒性腹泻为例,该病的病原体为黏膜病病毒,分为急性病和慢性病两种。急性病牛的发病潜伏期较短,极易出现死亡现象。慢性病牛虽然发病较慢,但会导致出现牛皮肤病和腹泻等症状,长期得不到针对性治疗同样会导致病牛死亡。1.2发病原因造成犊牛发病的原因较多,可以分为以下三个方面:第一,病原体感染致病。主要造成犊牛生病的病原可以分为细菌、病毒、寄生虫等,病原感染犊牛后会迅速繁殖并破坏寄生部位的组织,导致犊牛发病[1]。同时,感染后犊牛的分泌物、呼出的气体等均会携带大量的病毒,导致健康牛只被感染,造成出现大面积的牛群发病。第二,管理防控意识薄弱。犊牛进行育肥时,需要养殖人员认真对待疫病防控工作,在实际育肥过程中做到科学防护、及时处理。但在实际养殖中,许多养殖户忽视了常见疫病的防控工作,只注重提高犊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