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汉皮影元素在服装中创新探究吴星明钟蔚朱明君(武汉纺织大学,湖北武汉430073)【摘要】通过对江汉皮影造型艺术元素进行提取和创新,将江汉皮影艺术的各个元素用更丰富的表现形式应用于服装设计之中,从而设计出具有民族风格的时装。在为服装设计语言加入新理念的同时也为江汉皮影艺术带来新的生机和活力。【关键词】江汉皮影艺术;服装设计;设计应用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3389(2023)03-12-03江汉皮影的造型独特,刻工精巧,用色考究,其强烈的装饰效果、浓厚的民间艺术氛围都为现代艺术设计提供了无尽的灵感。随着中国的传统艺术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许多传统元素也被运用到服装之中,并逐渐形成一种独特的艺术风格。民族化的审美正在成为潜在的共识,也体现在设计师的设计理念当中。因此将江汉皮影丰富的视觉元素、多样的造型手法运用到服装上去,为服装的设计语言注入新的理念,丰富现代服装设计的内涵。这对文化的传承有显著的现实意义。1江汉皮影戏简介1.1江汉皮影的起源和发展江汉(今湖北仙桃市)皮影戏,俗称皮影子,湖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种非常古老的传统戏曲艺术。它以玲珑剔透造型生动的影像、优美抒情的唱腔、妙趣横生的台词、优雅动听的伴奏而独具一格,是江汉平原众多民间艺术中一朵绚丽的鲜花。江汉北依汉水,南临长江,是荆楚文化的发源地之一。楚文化底蕴丰厚,古代的青铜、竹木硬雕和皮革、江汉雕花剪纸等软雕工艺为皮影的诞生准备了良好的前提条件,皮影戏在这里找到了滋生和繁荣的土壤。戏剧中的各种人物、动物和道具是用牛皮精心雕刻而成。艺人们使它们的每个关节都能活动,安上操作杆,在薄布做成的银幕后面,由艺人操作表演,配以各种类型的道具、布景,通过灯光将影象在银幕上显映出来,色彩绚丽,如同电影一般。皮影始于1500余年前的陕西长安,它是一种集民间舞蹈、民间音乐、民间雕刻、民间戏曲为一体的综合艺术形式。据《沔阳县志》记载,早在明末清初,沔城一带凡办谢神、会事,就有唱皮影戏的习惯。在解放前,皮影戏还是人们过年、庆丰收、谢神、祭庙的主要娱乐活动。江汉皮影作为湖北皮影艺术的一个代表,迄今已有300余年的历史,是湖北中南部江汉具有艺术特点的皮影戏,也是中华民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20世纪80年代以前,湖北江汉皮影戏与人们的生活紧密相关,无论是婚丧嫁娶、红白喜事、庙会敬神,还是乔迁新居、小孩满月、老人祝寿,都要演上几天的皮影戏。日积月累形成了既讲究装饰美,也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