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引言我国老龄人口数量日趋增大,全球环境恶化导致的失能人数数量不断增大,老龄和失能的群体如何平等地参与社会活动,成为当前设计师致力于发展“通用设计”的社会人文推动力。通用设计是为了让社会各类人群能够公平、自尊、独立地参与、共享社会发展的成果,它的服务对象就是社会各类人群。根据通用设计的理论,设计者将会把不通用的技术转化为简单易用的产品和环境,使之被尽量多的人方便地使用。同时,通用设计对正常人也是有利的,体现了科技伦理性和社会责任性[1]。1通用设计理念美国北卡罗来纳州大学教授R·L·梅斯(RonaldL.Mace)于1991年在《宜人的环境——走向通用设计》中提出了通用设计七原则。通用设计最基本的七项原则对应在建筑空间场所所需面对的以及亟须解决的,是最基本的实质空间中的规划设计。建筑空间场所讲究空间尺度可及性与易使用性,节省体力、容差纳误。而人在参与社会活动、交谈沟通时,需要合适的空间尺度以及空间的领域性,应用时追求所有使用者同等的私密性和安全性。因此,在建筑空间场所实践通用设计中,核心的原则是保证所有姿态的使用者和重要要素之间无视线干扰;保证所有内容对所有姿态的使用者舒适性;适应通用尺度的空间[2]。提供建筑空间应该是所有使用者容易到达的途径及足够的操作空间。通用设计理念用于建筑设计、室内设计及园林设计等等是否通用。就其在建筑形式存在的通用设计,其目的是营造没有障碍和歧视的建筑空间环境。这些原则产生了很深远的影响,可归纳为二个层面:(1)通用设计的原则首先是体现在生理安全需求层面。通用设计原则强调尽可能降低对用户的能力要求,其所指的能力既包括了生理和感官能力,也涵盖了认知和表达。毫无疑问,降低对能力的要求可直接提升设计产品易用性,并惠及全体用户[3]。通用设计满足不同的能力和感官限制的人群的使用。通用设计的设计细节强调对社会各类人群使用具备安全性和公平性,也要体现对使用者使用体验和价值的公平性。(2)体现社会(社交、尊重)心理层面,通用设计空间满足所有坐着或站着的使用者和重要要素之间无视线干扰,避免带来隔离感和羞辱感;主张提供为辅具的使用及辅助人提供适当的空间,以有尊严和尊重的方式对待所有群体。通用设计理念强调了建筑与空间环境的公共属性及其社会责任,通用设计理念是让建筑设计师努力实现全民通用设计,要求建筑师注重以人为本,考虑人群的多样性,注重了解建筑和空间如何被通用使用,尽可能满足多数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