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7课改教研┆教研园地互动式问题设计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肖首姬(大田县城关第一小学,福建大田366100)【摘要】在互动式教学过程中,问题设计最为关键,不仅能够检验学生的知识掌握程度,还能激发学生深度思考的热情,在培养问题解决能力的基础上发展学生的批判性思维。鉴于此,以互动式问题设计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为主题展开探究,详细分析互动式问题设计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重要地位,认为其对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具有重要价值。在此基础上,结合案例提出应用策略,包括创设生活化问题情境,引导学生体验数学知识实用性;设计开放性数学问题,鼓励学生主动进行创造性思考;构建层次化问题体系,引导学生在挑战中获得成就感三个方面,以期不断促进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发展。【关键词】互动式问题设计;小学数学;教学应用;问题情境;开放性;层次化【中图分类号】G6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9214(2024)05-0167-04【DOI】10.16550/j.cnki.issn.2095-9214.2024.05.051随着现代教育理念的快速发展,小学数学教学方法也在不断革新和升级。传统教学模式更偏向于“填鸭式”教学,学生往往被动接受知识。但随着教育观念的更新,越来越多的数学教育者开始认识到真正的学习并非只是知识的传递,而应该是一种双向的、主动的、互动的过程。在此背景下,互动式教学法应运而生,并逐渐在小学教育阶段得到广泛应用。该方法强调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互,从而让教与学成为双向的交流与合作,学生能够在学习中主动参与,大大增强学习效果,且能在更大程度上激发学习兴趣,促进学生在内驱力的引导下主动学习,成为真正的学习者。一、互动式问题设计的基本概念互动式问题设计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有意识地构建问题情境,通过设计开放性、探究性和合作性的问题,引导学生主动思考、积极参与到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促进学生间的互动交流和思维碰撞,不断增强学生对知识的深入理解,有效提高课程教学效果。在传统模式下,问题往往是封闭式的,侧重于检验学生对已学知识的理解和记忆,例如选择题、判断题类型的题目。互动式问题设计则与之不同,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注重师生互动和生生互动的过程,侧重于通过问题解决的过程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创造力和合作能力。因此,互动式问题设计不只关注答案本身,更关注学生探究答案的路径和过程,是以过程为导向的一种教学理念。总的来说,互动式问题设计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