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汉语常用词演变研究应注意的几个问题汤传扬(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北京100875)摘要:汉语常用词演变研究是汉语词汇史研究的热点之一,研究成果颇多,但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有待改进。其中,有五个问题值得格外注意:一是语料的可靠性、有效性和全面性;二是全面收罗概念场成员;三是充分考虑书写形式;四是树立历史发展观;五是在更开阔的视野下考察常用词演变。希望通过这一探讨,能够对今后汉语常用词演变的深入研究有所裨益。关键词:常用词;历时演变;语料;概念场;书写形式;共时分布;语义演变2024年第1期总第739期MODERNCHINESENo1GeneralNo.739现代语文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近代汉语常用词词库与常用词历史演变研究”(11&ZD125);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基于深加工语料库实践的汉语史分词规范研究”(22BYY108);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汉语介词的语义地图研究”(23BYY041)作者简介:汤传扬,男,文学博士,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中国语言文学学科博士后。①徐文在“开始”义项2下首举明冯梦龙、蔡元放《东周列国志》一○六回:“李牧忿然曰:‘开始谮廉颇,今复谮吾,吾当提兵入朝,先除君侧之恶,然后御秦,可也。’”联系上下文,该句的前一句作:“司马尚私告李牧曰:‘郭开谮将军欲反,赵王入其言,是以相召,言拜相者,欺将军之言也。’”由此可知,徐文所举例证中的“开”实为人名,“始”与“复”相对应。以之作为“开始”第2个义项的始见用例自然无效。自张永言、汪维辉《关于汉语词汇史研究的一点思考》一文发表以来[1],汉语常用词演变研究遂成为汉语词汇史研究中的热点。关于这方面的研究,汪维辉[2]、汪维辉与胡波[3]、真大成[4]等学者,均有深入的论述。笔者不揣冒昧,结合平时阅读汉语常用词演变研究的成果,总结出五个需要注意的问题,与同人共享。不当之处,敬请方家赐教。一、语料的可靠性、有效性和全面性可以说,语料是汉语史研究的基础。太田辰夫指出:“在语言的历史研究中,最主要的是资料的选择。资料选择得怎样,对研究的结果起着决定性的作用。”[5](P373)值得注意的是,在汉语常用词演变的研究中,仍然存在语料选择不当的问题。陈昌来对副词“一直”的词汇化和语法化进行了考察[6]。在探讨“一直”的语法化——从空间到时间时,他列举了明代瞿佑《剪灯新话》、李昌祺《剪灯余话》中的3个用例,作为“一直”表时间的典型例证。徐时仪对“开工”“开始”①进行溯源,认为它们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