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8/2024/04/语文教学与研究/教材/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研习性任务群教学体系构建陈泽曼陈泽曼,华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教师。摘要:“研习”是统编版教材体系设计的创新点,成为了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的单元结构方式。面对这一新的教材形式,一线语文教学工作者需要回应两个重要问题:一是如何带领学生形成专题脉络的意识并提高思维能力,二是如何在专题的深度研读中又兼顾文本的细读。通过学情研究与教学实践,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研习性任务群的教学体系可以通过“系统建构、深度研读、文本中心”三个维度来建立。该教学体系构建“问题引导式”的课堂模式,以文本为中心,指向学生的深度学习,引导学生系统建构专题脉络,实现统编教材“研习”要求的专题性、研究性、拓展性。关键词:高中语文;研习;系统建构;深度研读;文本中心相比于以往的教材,统编版教材的特点之一是创新了体系设计。近年来,学习任务群、群文教学、情境教学等成为热门话题。相比较而言,研习性任务群应该如何更好落实在教学中,则较少受到关注。然而,“研习”在统编版教材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它直接成为了选择性必修的单元结构方式。研习性任务群主要包括五个,即中华传统文化经典研习、中国革命传统作品研习、中国现当代作家作品研习、外国作家作品研习、科学与文化论著研习。作为统编教材体系设计的创新点之一,研习是“新的教材形式,以前没有过的”。教师对“研习”的理解与把握,也决定了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整体教学体系的设计框架与方向。温儒敏在有关统编教材的讲话中多次提及“研习”这一话题。在《如何用好高中语文统编教材》一文中,温儒敏强调“高二和高一的单元教学略有不同,高二以‘专题研习’为主,更加凸显探究性学习。高一到高二,学习'到‘研习’,一字之差,教学的梯度不断上升,要求更高了”[2]。在《“学习”与“研习”一一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的编写意图和使用建议》一文中,温儒敏更是系统而深人地阐述“专题研习”的理念设计以及教学建议。因此,面对“研习”这一新事物,如何带领学生真正完成研习性任务群学习,并建构系统的教学体系,成为一线语文教学工作者需要回应的重要问题。通过学情研究、教学实践、教后随访,笔者认为专题研习的核心关键词有三个一一系统建构、深度研读、文本中心。为何是这三个关键词?第一,统编教材的“研习”是以专题的形式呈现的,如中华传统文化经典、中国革命传统作品、中国现当代作家作品、外国作家作品等,强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