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0教研园地┆课改教研高中化学反应原理问题解决路径张泽覃(庄浪县紫荆中学,甘肃庄浪744600)【摘要】在高中化学教学中,化学反应原理作为一项重要教学模块,要求学生对化学反应方面的知识有更为深入的认识和理解。化学反应原理教学内容具有知识点零散、抽象繁杂等特点,对于学生来说较难理解和掌握。因此,教师在实际教学中要对化学反应原理问题解决予以有效引导,关注学生的知识学习和运用能力。基于高中化学反应原理教学现状,提出运用类比与对比策略、分解策略、假设策略、自主实验等,有效解决化学反应原理问题。【关键词】高中化学;化学反应原理;解决路径【中图分类号】G6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9214(2024)01-0140-03【DOI】10.16550/j.cnki.issn.2095-9214.2024.01.043化学反应原理这部分教学内容涵盖了化学反应与能量,化学反应的方向、限度和速率,以及水溶液中的离子反应与平衡等内容。在化学反应原理模块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系统解读化学变化所遵循的基本原理,通过对能量转化基本定律以及相关化学理论知识与技能的系统学习和掌握,有效解决社会实践中所遇到的化学问题,进一步促进学生对化学原理的内化,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一、类比与对比策略,深化学习效果在化学反应问题解答过程中,时常会遇到还未学习的知识点,针对此类问题,可采用此策略,结合类似的所学知识点进行比较和分析,有利于学生获得问题的正确答案。如在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1第三章第1节“电离平衡”的学习中,本课要求学生掌握相关的电离方程式,且有一道题目要求学生对-50℃液氨的电离方程式进行试写。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可以针对化学反应的有关概念实施教学活动。一方面,以“电离平衡”为切入点,将关于电离平衡的化学反应式呈现在课堂上,结合学生已经掌握的知识展开化学反应教学。如水的电力平衡,为学生讲解电离平衡发生的基本概念——只有弱电解质才能够发生电离平衡,并引导学生说明电离平衡发生的原理,夯实学生的化学基础。另一方面,则从“-50℃液氨”这一关键词入手,设计化学互动问题:-50℃液氨是如何达到电离平衡的?反应式中可能包含哪些元素?在提出问题之后,以化学反应式中元素的基本构成、化学反应发生的条件为导向,引导学生逐步认知化学知识,从反应顺序、反应发生的条件、反应的产物等角度入手,引导学生书写化学反应式。在学生给出答案之后,教师对学生的化学学习成果进行点评,分析学生对化学反应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