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课程思政概念及建设价值(一)课程思政概念2014年正式提出课程思政的概念,其主要指以打造全员、全程、全课程育人格局的形式将思想政治教育与各学科课程进行同向同行的渗透与融合,形成强大、系统的协调效应,将立德树人的根本教育方针落到实处(吴斐2021)。课程思政的主要形式是将思政元素,如思政理论知识、价值观念及精神追求等渗透到各个学科的教学中,以期在潜移默化中对学生的思想意识及行为品质产生积极的影响。课程思政的理念是协同育人。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培养出高素质、应用型、复合型人才是党的教育方针及各大高校教育的共同目标与使命。只有如此,才能更快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课程思政的结构是多元化、立体化的。课程思政概念的提出本身是教育结构的一种变化与革新,即实现知识传输、价值观引导及能力培养的多元化统一。现实教学中以上三者之间的关系基本处于分离割裂的状态,而课程思政在一定意义上促进了三者的协调统一与联合回归。教师要有意识地关注并解决学生在学习、生活、社会实践及思想交流等方面的问题与困惑,并借助课程思政帮助他们找到认知与实践的隐性根源,找准契合点,从而对其产生积极的影响与引导。课程思政要求采用显隐结合的教学方法,注重科学创新,从而促进学生能力全面发展与提升。(二)高校英语专业课程思政建设的价值首先,有助于培养德才兼备的高素质、全面发展的人。立德树人既是国家教育的根本任务,又是课程思政建设的主要内容。英语是对学生进行德育的重要载体,而课程思政建设是寓德于教。高校英语教师肩负着培养社会主义接班人的重任,应秉持思想政治教育与人才培养的统一性。因此,高校英语专业课程思政建设有助于培养德才兼备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其次,有助于挖掘课程中的人文元素。高校英语专业课程蕴含丰富的文化内涵和人文精神,课程思政建设要求教师深度挖掘课程中蕴含的人文知识,从根本上实现教书与育人的有机统一。高校英语专业课程思政建设既要体现课程中的人文素养,又要挖掘其中隐含的主流价值观及理想信念,促进学生人文知识及思想的协同发展与进步。最后,有助于对学生进行正确的价值引领。将思政教育与课程内容教育相结合是一种融合的教育方式,用潜移默化式的思想熏陶代替生硬的思想政治理论知识的“灌输”,更有助于学生在无形之中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与价值观,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正确的思想引领。二、高校英语专业课程思政建设的现状第一,对课程思政建设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