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4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的综合防控措施蒙仕杰(大理市太邑彝族乡农业综合服务中心,云南大理671001)摘要:高致病性猪蓝耳病具有发病速度快、死亡率高、流产率高等特点,对猪只健康具有严重影响,并会引发其他疾病。高致病性猪蓝耳病对养殖行业的发展具有遏制作用,养殖户应积极采取防治措施,加强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的防治意识,及时对猪舍进行清洁和消毒,避免病菌滋生。本文主要对高致病性蓝耳病的诊断措施及综合防控办法进行分析,以期为相关人员提供参考。关键词:高致病性猪蓝耳病;诊断措施;防控作者简介:蒙仕杰(1984—),男,彝族,云南漾濞人,大学,兽医师,研究方向:动物防疫、检疫、畜牧推广。高致病性猪蓝耳病主要由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引发,其传染性强,对生猪产业具有严重影响。因此,采取科学的管控措施是生猪养殖的重要环节。相关数据显示,高致病性猪蓝耳病可导致母猪流产率达到40%,保育猪死亡率可达到40%。由此可见,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给生猪产业带来严重危害,养殖户必须要做好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的预防措施,以免因高致病性猪蓝耳病而影响经济效益。1高致病性猪蓝耳病发病原因1.1未开展定期清洁及消毒工作高致病性猪蓝耳病在仔猪、妊娠母猪、育肥猪中的发病率较高。在生猪养殖过程中,为达到节省成本的目的,部分养殖户对猪舍不会采取消毒措施,导致猪舍内病菌滋生,在这种环境下,部分抵抗力较低的生猪会引发猪蓝耳病[1]。还有部分养殖户并未意识到消毒工作对猪舍的重要性,轻视猪舍卫生环境,致使在猪粪便、尿液的混合下滋生细菌、病毒。此外,部分养殖场在进行引种工作时未对引进生猪采取一定的防控措施,未对其进行必要的免疫检测和隔离饲养,致使携带高致病性蓝耳病病毒的生猪与原有猪群混合在一起,导致猪群被病猪感染,并传播扩散,造成养殖户的经济损失。1.2未对染病猪实施合理处置由于高致病性猪蓝耳病具有感染速度快、传播效率强、不易治疗等特点,所以,对猪蓝耳病一般会由地区相关管理部门统一组织防治及处理。禁止养殖户自行处理,否则会导致高致病性蓝耳病病毒不能得到有效管控。但在实际生猪养殖过程中,由于养殖户经济实力不足以及疾病管控意识不到位,并未考虑到生猪产生疾病后的隔离管控区域建设,一旦存在生猪感染疾病也不能做到有效隔离,致使高致病性猪蓝耳病在猪群中不断蔓延。2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的诊断2.1临床症状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的发病症状主要为猪体温在短时间内异常升高,结膜出现炎症,并伴有严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