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62023.10总第173期《中国农民合作社》合地方健全保障机制建立指导队伍强化项目扶持——宜宾市翠屏区农民合作社质量提升整区推进成效显著文/雷丹2021年,四川省宜宾市翠屏区被列为全国农民合作社质量提升整县推进试点单位。翠屏区高度重视试点工作,通过健全保障机制、建立指导队伍、强化项目扶持和示范创建,走出了一条“服务推动、单体壮大、联合发展”的农民合作社质量整区提升的有效路子。截至2023年6月,全区共培育农民合作社889家,其中区级及以上示范社118家,建立“跨行业、跨区域、跨产业”的农机服务、粮食、蔬菜、茶业、蛋鸡养殖和晚熟柑橘技术服务联合社6家。一、健全保障机制,丰富服务内容1.建立农民合作社带头人养老、医疗、学历提升、职称认定等保障机制。一是抢抓四川省深化农民合作社和家庭农场带头人职业化试点契机,把合作社带头人和家庭农场负责人作为培育重点,制定试点人员遴选实施细则,建立农民合作社带头人数据库、个体档案台账,完善村、镇(街道)、区三级职称审核机制,累计入库合作社带头人570人,认定新型职业农民高级职称3人、中级职称22人、初级职称281人。二是完善教育、保险、产业发展等扶持政策体系,在全省首创实施新型职业农民医疗保险补贴政策,对农民合作社带头人购买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和养老保险、城镇职工基本医疗和养老保险分别给予100%、50%补贴,每年最高不超过1万元。2021年至今,累计补贴444人养老和医疗保险276.99万元。2.开通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信贷直通车”,完善金融支农机制。率先设立“翠屏区乡村振兴风险补偿金”,成立翠屏区农民合作社和家庭农场服务协会,打造翠屏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融资服务平台。将1000余家农民合作社和家庭农场纳入“翠屏区金融服务‘三农’企业微信群”,通过对土地流转、示范级别、产业收益、已获信贷情况、保险等数据进行多维度整合,充分收集主体金融服务需求,形成“翠屏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信贷项目库”,由省级政策性农业担保机构联合中国邮政储蓄银行翠屏区支行、宜宾农村商业银行等提供信贷服务,打造“主体直报需求、农担公司担保、银行信贷支持”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信贷直通车体系”,提供“两低一高”(低门槛、低成本、高效率)金融服务,丰富针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专属金融产品,形成“农业大数据+金融”模式,有效拓宽了融资渠道。截至2022年12月,翠屏区通过乡村振兴风险补偿金共向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提供贷款177笔,累计贷款金额2.8636亿元。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