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师》2023年第10期摘要:随着我国国民经济水平的提升,近年来全国建筑行业和建筑市场按照中央部署,持续推进“放管服”改革。在国家层面为提升建筑业营商环境提供了良好的制度支持,但是在政策具体的落实过程中也存在发展方式粗放、缺乏健全的监管机制、相关部门不重视的问题,需要联合社会资源提升改革成效、完善相关监管机制、提升政府服务水平,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关键词:建筑业营商环境“放管服”改革中图分类号:F407.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4914(2023)10-291-03一、引言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建筑业作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对我国的现代化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而在新的形势下,营商环境对一个国家和地区的经济能否平稳发展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同时还是一个行业和企业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中能否持续健康发展的关键所在,营商环境通常是指企业等市场主体在进行日常的市场经济活动时有关的体制机制性因素。目前,大部分学者主要从以下两个方面对建筑业营商环境展开研究,一方面从建筑业营商环境的评价分析角度出发,肖乃和(2019)对沈阳市的建筑类企业营商环境的量化结果进行分析,从市场环境、政策政务环境、产业供应链与技术服务环境、金融环境、法律环境五个方面构建沈阳市建筑类企业营商环境评价体系,提出营造宽松诚信的建筑市场环境、打造廉洁髙效的服务型政府、建设信用政府强化企业投资信心、优化建筑类企业融资环境和不断完善相关法律法规这五点对策建议,进而优化沈阳市建筑类企业的营商环境[1]。刘英奎、吴文军、李媛(2020)结合世界银行和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的营商环境评价实践,认为营商环境优劣评价,处除了专业机构的评价体系外,最重要的考核标准是企业投资数据,从企业经营业绩,最后从提升政府服务效率和技能、进行财税政策创新、培育人力资本优势、培育人力资本优势、提升产业配套能力五个方面提出优化营商环境对策,为我国企业提供营造良好的营商环境[2]。邓加、徐鹏鹏(2022)从市场环境等8个方面选取并设计与建筑业企业营商环境联系紧密的18项指标,对2019年西部十省的建筑业企业营商环境进行评价,并利用聚类分析法将其分为三种类型:领先型、发展型和成长型,并且各省应注重营商子环境的协调发展,根据各省建筑业发展实际来制定具体的改善策略,注重改善市场、创新、税负、金融、人力资源、信用、政务以及法治等方面的营销环境[3]。另一部分学者注重从企业的营商环境的政策角度出发,探讨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