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前沿学术前沿2024.03儿童阅读能力表现分级指标体系的建构南通大学慕君【摘要】儿童分级阅读标准的确定要考虑读物和读者双重维度。读物维度需要建构文本难度分级指标体系,读者维度需要建构阅读能力表现分级指标体系。阅读能力是读者结合自身知识经验,在建构文本意义过程中表现出来的能力,受文本、读者和任务三个要素影响。阅读能力表现指标包括阅读认知过程、阅读策略、阅读方法、阅读速度、阅读兴趣与阅读习惯等。确定阅读能力表现指标分级标准时,要以文本难度指标分级标准的确定为基础,细化阅读能力表现指标的纵向分级,借助实证研究提升阅读能力表现分级标准的信度与效度。【关键词】阅读能力;阅读能力表现;指标体系;分级标准确定分级阅读标准,一方面要针对读物维度进行文本难度分级标准的建构,另一方面还要围绕读者维度对其阅读能力表现提出相应的要求,即确定阅读能力表现分级标准。阅读能力表现标准确定的前提是厘清阅读能力及其内在结构,明确阅读能力表现指标,在此基础上结合相关研究成果确定阅读能力表现指标分级标准。一、阅读能力及其内在结构关于阅读能力,学界有多种解释。张鸿苓认为:阅读能力是指阅读者运用自己的知识、经验,顺利而有效地完成阅读活动的一种能力,是以了解文章意义为中心的一种复杂的心智活动。[1]梁菲菲、刘妮娜认为:“阅读能力是指读者能够顺利完成阅读任务,达到阅读目的的智力活动所必备的个性心理特征。它是指阅读者辨认和理解书面语言,并将书面语言转化为有意义的言语和心理活动的能力。”[2]孙素英基于对阅读活动过程的研究,指出:“学生的阅读能力包括提取信息的能力、整体感知的能力、形成解释的能力和作出评价的能力。”[3]武永明指出:“阅读能力是一种特殊的认知能力,是在阅读实践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复杂心理特征和有关的知识、技能的总和。”[4]PIRLS(国际阅读素养进展研究项目)和PISA(国际学生评估项目)阅读素养测评中用的术语是“ReadingLiteracy”,直译为“阅读素养”。PIRLS对阅读素养的界定是:“阅读素养是指理解和使用社会要求和/或个人重视的书面语言形式的能力。读者可以从各种形式的文本中建构意义,他们读书是为了学习,参与学校和日常生活中的读者社区,也是为了享受。”[5]PISA对阅读素养的界定是:“阅读素养的定义是理解、使用、评估、反思和参与文本,以实现自己的目标,发展自己的知识和潜力,并参与社会。”[6]从二者对阅读素养的界定看,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