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7医疗装备2024年4月第37卷第7期MedicalEquipment,April.2024,Vol.37,No.7单纯性肝囊肿作为常见肝脏疾病,病因尚不明确,可能与先天性发育异常、肝脏感染、肝脏损伤等因素有关[1-2]。临床对单纯性肝囊肿的主要治疗方法为穿刺抽吸囊液、囊肿内注射硬化剂、手术切除等,囊肿穿刺注射硬化剂治疗方式因创伤小、价格便宜和操作相对简单被临床广泛应用[3]。这种治疗方法是通过将硬化剂注射到囊肿内部,使囊肿壁发生炎症和纤维化,从而达到缩小囊肿的目的[4]。聚桂醇是一种学名为聚氧乙烯月桂醇醚的新型清洁类硬化剂,具有黏稠的特性,可以通过注射器或导管引导至需要治疗的囊肿内部,通过黏附和刺激囊肿内壁引起炎症反应和纤维化,使囊肿逐渐缩小[5]。治疗过程中,医师使用针头穿刺囊肿,并通过注射器将硬化剂注射到囊肿内部。常规注射器的容量通常在1~10ml,无法满足大容量液体的注射需求,其注射速度相对较慢且只能进行单次注射,无法满足快速注射的需求。且常规注射器的刻度精确度较低,对于小剂量的注射难以精确控制剂量,需要医师手动控制注射速度和剂量,操作要求较高,容易出现误操作或注射不均匀的情况[6]。基于此,本研究设计了一种应用于聚桂醇泡沫治疗单纯性肝囊肿的医用定量注射器,其可以预先限制和精准地设置注射器所要抽吸或推注的数量及位置,实现准确地抽吸、推注,使操作更加快速、灵活和便捷,提高操作的规范性和准确性,减少因人为经验而出现的操作误差。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2022年2月至2023年5月我院收治的90例单纯性肝囊肿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诊断标准:由彩色多普勒超声、CT等影像学检查证实为单纯性肝囊肿[7]。90例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45例。对照组男29例,女16例;年龄40~85岁,平均(63.85±6.77)岁;单发囊肿20例,多发囊肿25例;囊肿直径7.63~12.35cm,平均(10.63±1.52)cm;病程0.8~6.0年,平均(4.01±0.77)年;试验组男25例,女20例;年龄43~84岁,平均(64.21±6.05)岁;单发囊肿26例,多发囊肿19例;囊肿直径7.15~12.73cm,平均(10.96±1.88)cm;病程0.5~5.3年,平均(3.86±0.59)年。两组性别、年龄、囊肿直径、病程等基本情况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两组操作人员为同一批,期间无人员变动。患者本人或家属签署知情同意书。本研究符合《赫尔辛基宣言》要求纳入标准:至少有1个囊肿直径大于7cm;有恶心呕吐、黄疸、食欲不振、腹胀腹痛等确切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