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花春泥76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和灵魂,是坚定文化自信的重要源泉。地方文化作为中华文化的组成部分,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内容,代表着地方人民最根本的精神基因,积淀着地方人民最深沉的精神追求。地方文化的继承发展创新是弘扬地方特色文化、坚定文化自信的根本途径,是高校必须承担的重要责任。音乐表演教学作为音乐表演人才培养的重要手段,高校如何将浓郁的地方文化元素引入音乐表演专业教学实践中,充分发挥地方文化元素的育人功能,是亟待深入思考的时代课题。一、地方文化元素内涵及其对音乐表演教学的作用(一)地方文化元素的内涵地方文化是指特定区域的文化形态,是特定时期、特定人群共同创造形成的风俗习惯、宗教信仰、文学艺术及其他思想成果,是一个特定地区的人们在长期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深受这一地域经济发展、地理环境、人文传统、历史积淀的影响,经过不断的实践凝练而成的一切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它是这个地区赖以生存发展壮大的根本支撑。它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和创造力,体现出地方劳动人民的所思所感所想和质朴、纯真、豁达的品格,反映出地方人民群众的生活体验和最真实的心情,是他们根据自己真切的生活感受创造出的文化形态。如“心之忧矣,我歌且谣”就充分体现劳动人民将自己的心情用诗词、歌谣的形式表述出来,将生活中的真假、美丑、善恶通过地方文化的形式表现出来。地方文化通常通过口传心授的方式来传播、传承,经过几千年的赓续发展,逐步形成了多元一体、独具特色的地域文化。地方文化元素作为地方文化的标识和载体,凝结着地方文化特质和精髓,体现了一个地区的特色形象、符号或风俗习惯,蕴含着独特的地域和时代密码。地方文化在高校音乐表演教学中的应用与思考■谌瑶湖南艺术职业学院〔摘要〕高校音乐表演专业是专门培养音乐表演专业人才的。近年来,其在教育教学质量方面有很大的提升,但由于地方文化元素在高校音乐表演教学中应用不充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音乐表演专业教学的改革与创新。如何将地方文化元素有效应用于高校的音乐表演教学中,从而促进音乐表演教学的改革、创新,是高校音乐表演教学必须关注的问题。〔关键词〕地方文化;高校音乐表演教学;应用研究护花春泥77它包括地方语言、饮食、服饰、民间信仰、建筑、歌舞、戏剧、风景名胜、生产生活习惯等表现形态。地方文化元素具有一定的限制性和规定性,它不仅强调为某一地域所特有,同时也受到地域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