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师手记/语文教学与研究/2024/02/115登山则情满于山一《登泰山记》教学手记O樊新强樊新强,上海市上海中学教师。摘要:在强调单元学习的今天,如何设计经典名篇的学习路径与策略?本文以姚幕的《登泰山记》为例,梳理教学目标的确定、教学策略的形成、教学效果的巩固,以期体现出在整体关联中进行单篇学习的路径与方法。教学目标在任务群目标与内容、单元导语与提示、学生的困惑与需求等三方面协调中综合确定。目标确定之后,在言文融合、动静相宜、内外相连等三条策略引领下设计学习任务。课后再布置三项学习任务,巩固课堂教学效果并进一步启发学生疑问,提升语文核心素养。关键词:教学目标;言文融合;动静相宜;内外相连《登泰山记》是统编高中语文教材必修上册第七单元的选文。本单元选取了《故都的秋》《荷塘月色》《我与地坛》《赤壁赋》《登泰山记》等5篇写景散文,这5篇散文或景中融情,或景中寓理,或情理兼备,皆为写景散文的典范,同时又各具特色,别具一格。因而,这个单元的学习,既要注重整体关联,在联读比较中读出这一类散文的特点,又要重视单篇细读,在细读中悟出这一篇的特质。当然,整体关联和单篇细读又是融合在一起的,也就是说,在整体关联中有单篇细读,在单篇细读中又有整体观照,总之,单元整体学习并不排斥单篇细读,单篇细读也不仅仅只读一篇文章。笔者教学《登泰山记》也正是循着这种思路而展开,以下大致梳理《登泰山记》教学目标确定、教学策略形成、教学效果巩固的一些思考。一、教学目标的确定教学目标的确定,大致可以考虑三方面的要素:任务群的目标与内容、教材单元的导语与提示、学生的困惑与需求。《登泰山记》这篇课文所属的任务群为“文学阅读与写作”该任务群的“学习目标与内容”前两条表述为:(1)精读古今中外优秀的文学作品,感受作品中的艺术形象,理解欣赏作品的语言表达,把握作品的内涵,理解作者的创作意图。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和阅读写作经历,发挥想象,加深对作品的理解,力求有所发现。(2)根据诗歌、散文、小说、剧本不同的艺术表现方式,从语言、构思、形象、意蕴、情感等多个角度欣赏作品,获得审美体验,认识作品的美学价值,发现作者独特的艺术创造。川统编教材必修上册第七单元的单元导语中有如下的导语:学习本单元的写景抒情散文,体会民族审美心理,提升文学欣赏品位,培养对自然的热爱之情。要关注作品中的自然景物描写116/2024/02/语文教学与研究/名师手记/和人生思考,体会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