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伟:浅析新媒体背景下小学道德与法治教育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策略┃283浅析新媒体背景下小学道德与法治教育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策略汪伟(贵阳市甲秀小学,贵州贵阳550002)摘要:在新课程教育改革的背景下教学模式和教学观念发生了变化,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中,新课改背景下的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在授课方式上积极地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情境教学等方式,在教学思想上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习惯和学习技能为主,改变了传统教学中过度重视学生考试成绩的现象,对提高教学质量起到了积极作用。关键词:新课改;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探究作者简介:汪伟,男,贵阳市甲秀小学教师。一、引言随着教育事业的发展,利用网络学习是当今学生的学习方式之一,教师要结合学生的学习特点、学习习惯制定教学内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在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教师要抓好新课程教育改革的契机,从教学方式和教学观念上创新,发挥小学道德与法治的育人作用。二、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存在的问题(一)学生的学习兴趣薄弱在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学生学习兴趣薄弱是重要影响因素之一。学习兴趣不足极大程度上影响了学生的学习效率、降低了学生的学习质量,阻碍教师课堂教学有效开展的同时,学生难以掌握道德与法治知识,不利于培育学生的道德意识、法治观念。284┃AcademicsandPractice学术与实践(二)学生的道德法治素养有待提升小学生自身的道德意识、法治观念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小学道德与法治的教学质量。在校园中,大部分教师的教育重心多放在理论知识上,对小学生法治意识培养重视程度较低。在生活中,小学生自身道德意识、法治观念薄弱,加大小学道德与法治的教学难度。(三)学生的学习内容有限小学道德与法治主要作用于小学生的生活实践中,对学生的言谈举止起着重要作用。道德与法治涉及范围极其广泛,仅学习课本知识难以全面培养小学生的道德意识、法治观念。三、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实践策略(一)多学科进行道德教育小学道德与法治的教学目的是为了让学生健康成长,强化学生的道德观念和法治意识,减少学生错误的想法和极端的行为。因此,在小学道德与法治的教学实践中,教师可以通过多学科渗透的方法,加强道德与法治教学,让学生通过不同的学习视角了解知识,减少单一教学模式的片面性和枯燥性。例如,在学习“我们爱和平”这一课时,教师可以通过抗日战争这一历史事实讲解和平的重要性。以“狼牙山五壮士”语文篇目作为教学引导,提问“为什么抗日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