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剧与影视1153浅论诗意现实主义话剧《皮囊》的叙事策略和艺术风格田海虹江苏大学【摘要】由戏剧导演王婷婷执导的诗意现实主义话剧《皮囊》改编自蔡崇达的散文集《皮囊》,从2022年7月首演以来就受到了媒体和观众的广泛关注。话剧《皮囊》在基本忠于原著的基础上,从叙事策略、人物形象和艺术风格上进行了多方面尝试与拓展,取得了良好的舞台效果,实现了艺术和市场的双重突破,给观众带来丰富的视听体验和心灵震撼。【关键词】话剧《皮囊》诗意现实主义叙事形象中图分类号:J80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33592024)01-0153-06话剧《皮囊》改编自蔡崇达的散文集《皮囊》,戏剧导演王婷婷执导,北京抓马艾克斯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大麦mailive、果麦文化、北京保利剧院管理有限公司共同出品,抓马艾克斯、大麦“当然有戏”联合制作。自2022年7月在北京天桥艺术中心大剧场首演以来,话剧《皮囊》已经顺利完成第一轮巡演,先后在佛山、珠海、武汉、上海、苏州、启东、泰州、张家港、常州和杭州等地演出十余场。2024年,该剧将在重庆、厦门、海口、南宁、太原、沈阳、无锡和南京等地进行第二轮巡演。一、用线性与对比的双重结构叙述故事从散文到话剧,不仅是艺术媒介的改变,更是叙述方式的改变。《皮囊》原本是蔡崇达的一本非虚构半自传体的“有着小说阅读质感”的回忆散文集。2014年12月,《皮囊》由天津人民出版社出版发行。作品不仅得到白岩松、刘同、阿来、阎连科、张晓龙等的倾情推荐,更得到广大读者的喜爱与追捧,在当时那个纸质书籍不太受人问津的年代,先后售出400余万册,创下一段令人瞩目的传奇,被誉为是“令千万读者落泪的国民读本”。作品以第一人称的视角,带着对故乡和亲人的复杂情感,用客观、细致、冷静的方式,围绕自己生长的故乡一—福建泉州一个名叫东石镇的渔业小镇,叙述了“我”成长过程中的不同时期影响“我”的一些人物和发生在他们身上的故事,也从不同的层面多维勾勒出“我”的形象,同时记录这个小镇上的风土人情,以及在时代浪潮的冲刷下小镇人们的迷茫与仿《皮囊》收录了包括《皮囊》《母亲的房子》《残疾》《重症病房里的圣诞节》《我的神明朋友》《张美丽》《阿小和阿小》《天才文展》《厚朴》等作品。其中,《皮囊》一文中的阿太,即“我”外祖母的母亲,活了九十九岁,是一个没有文化还略带点神婆性质的女性。在作者心里,154阿太“像块石头,坚硬到什么都伤不了”,她教给作者具有启示力量的人生哲学:“肉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