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月第1期移动通信总第521期专题面向6G的星地融合网络技术第48卷本期专题:面向6G的星地融合网络技术专题客座主编朱立东电子科技大学通信抗干扰全国重点实验室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包括卫星通信传输与组网、天地一体化信息网络、资源管理与移动性管理、通信抗干扰/抗截获等,承担并完成与卫星通信相关的项目50余项,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863计划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预研项目、与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及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所属研究院所的横向合作项目等。担任中国通信学会卫星通信委员会委员,中国宇航学会卫星应用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电子学会通信分会委员,中国电子学会通信分会空天地与专网通信专业技术组成员,天地一体化信息网络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第一届专家委员会委员。出版著作7部,主编国家级规划教材《卫星通信导论(第3、4、5版)》,主编研究生教材《空间信息传输与处理》、《卫星通信系统及应用》,主编由国家出版基金项目资助的专著《卫星通信干扰感知及智能抗干扰技术》。发表论文260余篇,申请专利40余项,荣获科研教学奖10余次。一主编观点一2023年6月,国际电信联盟完成了《IMT面向2030及未来发展的框架和总体目标建议书》,明确了6G的典型场景及关键能力指标体系,新增了人工智能与通信融合、感知与通信融合、泛在连接三大场景,其中泛在连接与星地融合网络紧密相关。在此背景下,本专题研究面向6G的星地融合网络技术,就6G星地融合的技术需求、网络架构、关键技术、标准化进展等方面进行探究。本专题受到无线通信领域大量专家学者的大力支持,共收到17篇稿件,内容非常丰富,包括:面向6G的星地融合网络架构及标准化研究进展,空间信息网络时变图建模,星地融合网络边云协同的联邦边缘学习方法,星地融合网络资源管理关键技术,星地融合边云协同网络的资源调度,星地融合网络中基于无监督图学习的卫星切换方法,面向6G通信的多层低轨卫星网络路由算法以及基于网络服务质量保障的低轨卫星路由方法,基于多智能体强化学习的空地网络抗干扰传输方法,基于随机几何的低轨星座下行通信链路仿真,天空地协同网络的需求、面临的挑战与变革机遇,面向空天地一体化通信网络的数字李生技术架构及应用,手机直连低轨卫星通信的架构、关键技术和未来展望。此外,本专题还涉及星载数模混合阵列结构设计及波束形成算法,基于卡尔曼和扩展卡尔曼滤波的耦合载波跟踪方法,卫星辅助的去蜂窝大规模MIMO通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