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作家选刊落实新课标,提高小学语文写作教学效能马胜龙(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东乡族自治县东塬乡毛沟小学,甘肃临夏731400)摘要:小学是学生学习与成长的奠基阶段,所以,提高小学语文学科教学质量势在必行。与此同时,写作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难点内容,只有提高其教学效能,才能保证学科整体教学质量的提升。为此,本文着手于小学语文写作教学的现实困境,总结了《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新课标”)对小学语文写作教学的指导,提出了新课标背景下小学语文写作教学的实践路径,以期为教育工作者提供参考。关键词:新课标;小学语文;写作教学中图分类号:G62324文献标识码:A因为小学生经历不够丰富且缺乏写作兴趣,以及教师教学模式传统低效,所以,目前小学语文写作教学质量不高,阻碍了学生写作能力的发展。对此,笔者把研读新课标时产生的新想法、学习的新理论运用到小学语文写作教学中,确定“坚持以学生为中心”“全面优化教学模式”以及“落实‘教—学—评’一体化”的指导原则,并从日常积累、引导观察、设置主题、开展活动、构建思路、任务设计、读写结合以及能力评价这八个环节进行教学策略优化,旨在打造高效教学模式,突破教学困境,全面提升学生写作素养。一、小学语文写作的现实困境1.学生经历不够丰富小学生处在人生发展的初期阶段,对于外部世界的了解较少,其学习的知识大多来自课本以及教师的讲解。但是写作是一个记叙生活和阐述想法的过程,所以,小学生较多会因为自身经历较少而在写作中“无话可说”,并且其语言会显现出苍白空洞的特点。除此之外,小学语文教学中实践类元素较少,无法丰富学生的经历与体验,致使其写作能力发展较为缓慢。2.学生缺乏写作兴趣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只有让学生产生并保持旺盛的求知欲,才能提高其学习参与度和主动性。在小学语文写作教学中,教师集中精力讲解写作方法与技巧,重视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实践方法的运用,但是忽视了调动学生学习热情的重要性,没有让学生感知到写作的乐趣与价值,导致学生多在教师要求下被动学习,缺乏对写作的兴趣。3.教学模式传统低效教师打造的教学模式,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教学效果以及学生的学习质量。小学语文写作教学中,教师占主导地位,较多运用“教师讲,学生听”这一传统教学模式,虽然,教师可以让学生在“听中学”,但是这一模式无法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因此,学生的课堂参与度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