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卷第1期2024年3月信阳农林学院学报JournalofXinyangAgricultureandForestryUniversityVol.34No.1Mar.2024论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的变革与创新陈长旭,王丹",魏翔",李雪静1(1.信阳师范大学传媒学院,河南信阳464000;2.信阳职业技术学院语言与传媒学院,河南信阳464000)摘要:新媒体时代的到来改变了传统的信息传播方式,也深刻地影响了大学生们的网络话语表达习惯,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了极大的挑战。为了更好地适应新媒体的“微语言”话语环境和“去中心化”传播模式,提高话语传播力,高校网络思政教育工作需要主动调整话语角色关系,以实现积极的话语顺应,同时,还要对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的文本符号、结构方式、语言模因进行调整和创新。关键词: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体系;话语角色;语言模因中图分类号:G41新媒体的迅速发展为高校大学生们的话语表达提供了更加开放的场域,不仅改变了传统的信息传播方式,也深刻影响了大学生们的网络话语表达习惯,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了极大的挑战。为了更好地适应新媒体的“微语言”话语环境和“去中心化”传播模式,练就运用“网言网语”参与高校网络文化建设的过硬本领,实现积极的话语顺应,提高话语传播力,高校网络思政教育工作需要主动调整话语角色关系,并对网络思政教育话语的文本符号、结构方式、语言模因等进行调整与创新。1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环境的变化随着自媒体时代的到来,各种社交软件不断涌现,以“自由”“交互”等为主要特征的微博、微信等已经在当前高校网络思政教育工作中占据关键地位,成为高校新媒体育人工作的重要载体。这类新媒体平台与校园官网的不同之处在于,它们的基本功能是社交功能,而不再是宣传功能,这就从根本上决定了它们与校园官网在话语环境、表达习惯和语言风格上的差异。1.1去中心化语境与广场式狂欢以往高校思政教育的信息传播方式是单向传播的,自上而下,由一点对多点,信息发布者处于主动和权威地位,信息接收者处于被动的受众地位。但随着新媒体时代的到来,信息制作、传播、消费的界限愈加模糊,逐渐呈现出“交互式”“去中心化”的特征。互联网媒介权力的易位使曾经的文化受众成为兼具信息生产与消费的“与众”(prosumers)[i。新媒体平台创造的话语空间既不是教室,也不是报告厅,这里没有严格意义的“讲台”与“课桌”“主讲席”与“听众席”的区别对立界限,这个话语空间更像是一个自由开放的广场,每一个人都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