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图书馆资源丰富阅读实践活动,培养小学生文化自信的策略研究河北省唐山市玉田县实验小学薄兴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青少年作为祖国的未来,培养其文化自信是关乎民生社稷的重要使命。小学作为学生思想认知启蒙的关键时期,将文化意识塑造置于教育教学首位,唤醒文化自觉、树立文化自信极为必要。语文作为人文教育的重要载体,承担义不容辞的责任。阅读是学生认知世界、开阔眼界、陶冶情操的有效途径。依托图书馆丰富的资源,组织多元阅读实践活动,促使学生立足不同视角感受文化的魅力,有助于增强文化认同,提升文化自信。一、演绎故事:体验式阅读活动阅读是一项依赖于主体自觉的认知活动,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促使学生主动阅读并进行深度思考,是提升阅读实效性的关键。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导,教师组织演绎式阅读活动,注重阅读过程体验,引发学生主体与阅读文本的深度对话,使其理解文本内涵、形成深刻的阅读感悟。例如,教师设计“革命故事”体验式阅读活动,将阅读内容以角色扮演的方式呈现出来。首先,教师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确定故事主题,如重现长征岁月、讲述革命英雄事迹等。以图书馆为“主阵地”,围绕主题搜集有关阅读素材,并对收集的素材进行整理与深入研读。小组成员之间相互探讨想要表现的思想内涵,筛选、提炼素材,搭建革命故事框架,明确故事的推进主线、主要人物和事件,编写演绎剧本。其次,小组成员以群策群力的方式将阅读文本转化为情景剧。教师根据学生的性格特点、能力优势分配角色,音色优美的学生负责旁白、表现力强的学生承担主要角色等,并在教师的指导下完成排练,修正故事情节与角色状态。最后,教师为学生提供成果展示机会,将学生的最终演绎情况拍摄下来,进行集体观看与研讨,分析每个小组的优势与不足,交流故事展现出的革命精神。通过集体建构推动学生的阅读理解由感性体验引申为理性思考,有助于学生理解故事背后反映出的民族意识、文化意识,提升学生的民族自豪感与文化认同感。二、诵读经典:主题式阅读活动“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在上下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沉淀了无数经典文学作品,展现了一个时代的精神风貌,反映了我国传统文化的源远流长。经典诵读是引领学生近距离感受传统文化魅力的窗口,不失为培养文化自信的重要途径。教师利用图书馆资源组织主题阅读活动,实现对课程教材的延伸,拓展学生的知识边界,丰富文学师说·讲坛师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