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网校学员专用资料第1页/共5页第十五节承包商管理大纲要求:根据安全生产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识别相关方作业中存在的风险,制定相应管理和控制措施,制定企业承包和租赁活动中相关方安全管理制度等,解决企业承包和租赁经营过程中相关方安全管理问题。承包商管理是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管理的重要内容,也是管理的薄弱环节。《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国发[2010]23号)、《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基本规范》(GB/T33000)都对承包商管理提出了具体要求。概括起来主要有4个方面:一是要明确双方的安全管理责任,二是现场的监督和管理。―、生产经营单位及承包商的安全管理责任㈠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管理责任生产经营单位发包工程项目,应以生产经营单位名义进行,严禁以某一部门的名义进行发包。生产经营单位应明确发包工程归口管理部门,统一对发包工程进行管理。生产经营单位要建立完善承包商安全管理制度,明确有关职能部门的管理责任。要对承包商进行资质审查,选择具备相应资质、安全业绩好的企业作为承包商,要对进入本单位的承包商人员进行全员安全教育,向承包商进行作业现场安全交底,对承包商的安全作业规程、施工方案和应急预案进行审查,对承包商的作业进行全过程监督。生产经营单位应及时收集承包商的信息,建立安全表现评价准则,定期对承包商的安全业绩进行评价。同时将评价结果通过预先确定的渠道反馈给承包商管理层或上级部门,以促进其改进管理。对不能履行安全职责,甚至发生安全事故的承包商,要予以相应考核直至清退。㈡承包商安全管理责任承包商主要负责人依法对本单位的安全生产工作全面负责。承包商应当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度和安全生产教育培训制度,制定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保证本单位安全生产条件所需资金的投入,对所承担的工程项目进行定期和专项安全检查,并做好检查记录。承包商应确保员工开展各种作业之前,接受与工作有关的安全培训,确保其知道并掌握与作业有关的潜在安全风险和应急处置方案。作业之前,承包商应确保员工了解并执行操作规程等有关安全作业规程。同一工程项目或同一施工场所有多个承包商施工时,生产经营单位应与承包商签订专门的安全管理协议或者在承包合同中约定各自的安全生产管理职责,发包单位对各承包商的安全生产工作统一协调、管理。二、承包商的准入管理㈠承包商资质审查承包商资质审查一般包括业务资质审查和安全资质审查两部分。购买课程唯一联系QQ24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