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工程技术106建筑施工中后浇带施工技术研究慕坤河北冶金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河北邯郸056000摘要:在当前施工现场的实际操作中,钢筋混凝土的胀化和收缩问题容易出现。当温度应力、基础沉降等多种因素同时作用时,可能导致建筑物产生裂缝,从而危及其质量。为了避免这种情况对建筑物造成无法弥补的损失,现今的施工都采用后浇带施工技术以防止裂缝的发生。文章首先对后浇带技术的相关要素进行了阐述,并详细分析了后浇带施工的技术要点。关键词:建筑工程;后浇带施共;技术要点中图分类号:TU755在建筑施工过程中,设计者通常会预留一些施工缝位于墙体或梁板的位置。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应对可能出现的温度差异或建筑物沉降,以防止混凝土变形从而影响建筑质量。通过设置后浇带,可以有效提升整体建筑质量并增强其稳定性。这一措施不仅能够保证建筑物在面对外界环境变化时具有更好的适应性和耐久性,同时也避免了由于温度变化和沉降引起的结构损坏和安全隐患[1]。1后浇带施工技术相关概述1.1技术原理后浇带施工是指在主体结构完成之后,在某些特定区域或部位进行二次浇筑,并且与主体结构形成一体化的施工方法[2]。这种施工技术可以通过有效地利用材料和资源,提高建筑物的整体质量和性能。同时,后浇带施工也可以解决一些特殊设计要求和建筑功能需求。1.2后浇带位置与间距一般情况下,设计者在规划后浇带位置时,会率先考虑结构的承重量,进而选择承受力比较小的结构部分,如梁板的返弯点处与中部,特别是梁板中部,尽管弯矩大,但所受剪力小;后浇带的设计间距并不固定,要根据实际施工情况来制定,例如,当建筑物的整体布局呈矩形状时,一般后浇带间距以30-40m为最佳,宽度为0.7m-1m为最佳。1.3施工的注意事项后浇带施工旨在确保建筑物的整体质量。因此,后浇带施工过程中,应注意不能出现钢筋断裂。但在施工过程中容易出现钢筋过长的情况。此时,可以将钢筋提前分段截开,只要注意钢筋截断位置不影响建筑物的整体稳固性即可。在浇筑完成后,再对钢筋重新焊接即可。此过程不能出现严重失误,对施工人员的技术要求较高;同时,在进行混凝土浇筑时,一定要注意在未完成前,为确保梁板不变形,不能提前拆除支柱和模板。但如果后浇带为断面,施工人员在浇筑混凝土时,需要提前关注其内部连接性。1.4后浇带的设置原则①关于后浇带的选择原则。根据不同结构类型和受力情况,应该考虑选择合适的材料作为后浇带的组成部分。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