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Supplement(1)(May.)Vol.30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对体外预应力加固技术进行了多项试验,取得了许多非常有价值的科研成果[1]。但体外预应力在桥梁加固方面的加固机理与设计理论尚未成熟,对于体外预应力筋的锚具和转向装置的构造细节及受力分析在我国现行标准和规范中尚无明确、具体的规定,有关试验研究也不多见。因此,将体外预应力加固技术广泛地应用于我国桥梁加固工程,还需进行大量研究。但可以确定的是,随着研究与实践工作的不断发展,体外预应力加固技术必将为我国桥梁建设事业做出重要贡献[2-5]。1工程概况某连续梁桥上部结构为3×50m(现浇)+4×50m(顶推)预应力混凝土等截面箱梁,如图1所示。箱梁采用单箱、单室截面,顶板宽15m,底板宽6.5m,桥中心线处梁高3.15m。该桥原设计荷载为汽车超-20级,挂-120,于2005年建成通车。体外预应力在某连续梁桥加固中的应用陈海斌1,郑文杰2(1.广东省建筑设计研究院,广东广州510010;2.华南理工大学,广东广州510641)摘要:以体外预应力在某连续梁桥加固中的应用为例,介绍体外预应力在连续箱梁中的布置形式、锚固方法和转向块设置等。加固后桥梁的动静载试验以及后期的运营状态观测表明,采用体外预应力加固后,原结构的应力状态和强度得到了改善,为今后桥梁加固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和解决方法。关键词:桥梁;桥梁加固;连续梁;体外预应力中图分类号:U445.72文献标志码:B文章编号:1009-7767(2012)S1-0038-03ApplicationofExternalPrestressinginReinforcementofaContinuousBeamBridgeChenHaibin,ZhengWenjie2006年9月底该桥桥面出现下沉,经检查,桥梁出现了如下病害:1)58a~61a轴边跨腹板均出现大量裂缝,顶板也出现一定数量的裂缝;2)顶板封孔质量较差,出现开裂漏水等现象,且露筋、开裂严重;3)不同时期浇筑的混凝土分层明显,顶板与腹板、腹板和底板之间的混凝土施工接缝较明显,且有裂缝。4)梁体58a~61a轴梁体出现明显下挠,如图2所示。2主要病害分析1)计算表明,短期效应组合下箱梁下缘的正应力和主拉应力不满足规范的抗裂要求,且边支点7m和中支点两侧9m范围内的抗剪强度不满足承载能力极限状态要求,从而导致箱梁顶底板和腹板出现大量的裂缝。2)预应力束张拉时混凝土强度未达到设计强度的桥梁工程BridgeEngineering382012年增刊(1)(5月)第30卷85%以上,箱梁后期的收缩徐变较大,钢束预应力损失较大,箱梁开裂后截面刚度降低;同时由于箱梁混凝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