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点6】主体结构(钢筋混凝土结构)一、模板工程(1)立柱底部应设置木垫板,严禁使用砖及脆性材料铺垫。(2)对于跨度(柱间距)不小于4m的现浇钢筋混凝土梁、板,其模板起拱高度应为跨度的1/1000-3/1000。(3)后浇带的模板及支架应独立设置。(4)模板拆除•程序:填写拆模申请→项目技术负责人批准•依据:同条件养护试块强度记录达到下表要求•顺序:后支先拆、先支后拆,先拆除非承重部分后拆除承重部分,按照从上往下的顺序。•底模及支架拆除时的混凝土强度要求应符合表的规定:墙体大模板在常温条件下,混凝土强度达到1N/mm²即可拆除。构件类型构件跨度(m)达到设计的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的百分率(%)板≤2≥50>2,≤8≥75>8≥100梁、拱、壳≤8≥75>8≥100悬臂构件-≥100二、钢筋工程(1)钢筋的加工调直宜采用无延伸功能的机械设备进行调直也可采用冷拉调直:冷拉率(HPB300≤4%,其他≤1%)除锈一是在钢筋冷拉或调直过程中除锈;二是可采用喷砂、机械除锈机、手工、酸洗除锈。切断•可采用钢筋切断机或手动液压切断器进行。•钢筋的切断口不得有马蹄形或起弯等现象。接长焊接直接承受动力荷载的结构构件中,纵向钢筋不宜采用焊接接头。机械连接目前最常见、采用最多的方式是钢筋剥肋滚压直螺纹套筒连接。绑扎搭接当受拉钢筋直径大于25mm、受压钢筋直径大于28mm时,不宜采用绑扎搭接接头。轴心受拉及小偏心受拉杆件(如桁架和拱架的拉杆等)的纵向受力钢筋均不得采用绑扎搭接接头。钢筋接头位置宜设置在受力较小处。同一纵向受力钢筋不宜设置两个或两个以上接头。接头末端至钢筋弯起点的距离不应小于钢筋直径的10倍。弯曲钢筋加工宜在常温状态下进行。钢筋弯折应一次完成,不得反复弯折。(2)钢筋错位的原因及防治措施原因防治措施(1)钢筋未按照设计或翻样尺寸进行加工和安装。(2)钢筋现场翻样时,未合理考虑主筋的相互位置及避让关系。(3)混凝土浇筑过程中,钢筋被碰撞移位后,在混凝土初凝前,没能及时被校正。(4)保护层垫块尺寸或安装位置不准确。(1)钢筋现场翻样时,应根据结构特点合理考虑钢筋之间的避让关系,现场钢筋加工应严格按照设计和现场翻样的尺寸进行加工和安装。(2)钢筋绑扎或焊接必须牢固,固定钢筋措施可靠有效。(3)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应采取措施,尽量不碰撞钢筋,严禁砸、压、踩踏和直接顶撬钢筋,同时浇筑过程中要有专人随时检查钢筋位置,并及时校正。(4)为使保护层厚度准确,垫块要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