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8新闻文化建设2024.1下广电传媒作者简介:张馨予,女,汉族,辽宁铁岭人,北京广播电视台,编辑,本科,交通电视新闻。交通节目全媒体重塑—基于《红绿灯》节目的思考张馨予摘要:北京广播电视台《红绿灯》节目是服务北京百姓交通出行的交通电视节目。极具专业性的高品质新闻节目和积累了多年的品牌影响力,使《红绿灯》成为全国交通电视业内的领军节目。本文以《红绿灯》节目媒体融合实践为例,从坚持系统观念、一体化发展,强化全媒体思维;坚持“内容为王”,从内容的深度、温度、专业度入手打造品牌节目;在技术和形式不断创新中寻找突破,以实现交通节目的全媒体重塑三方面深度研究和思考了在媒体融合背景下交通节目如何紧跟时代的脚步,适应发展的需求,实现全媒体一体化传播。关键词:《红绿灯》;全媒体思维;一体化发展交通问题与百姓生活息息相关,对于城市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制定科学的交通规划和政策、加强公共交通建设、鼓励绿色出行方式、合理优化解决交通问题、提升人民群众的交通出行体验,可以提高人民群众的幸福感和满足感。这是交通工作一直努力的方向,也是交通节目持续关注和重点报道的方向。全媒体不断发展,出现了全程媒体、全息媒体、全员媒体、全效媒体,信息无处不在、无所不及、无人不用,导致舆论生态、媒体格局、传播方式发生深刻变化,新闻舆论工作面临新的挑战[1]。如何在全媒体时代坚持一体化发展,重塑交通电视节目的全新样态,使其更好地服务百姓,是交通节目在媒体融合的实践中需要不断探索和尝试的。一、坚持系统观念,强化全媒体思维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万事万物是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只有用普遍联系的、全面系统的、发展变化的观点观察事物,才能把握事物发展规律。”[2]系统观念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中重要的认识论和方法论,是贯穿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立场观点方法之一,也是交通节目做好深度融合发展及全媒体重塑的重要方法论。北京广播电视台《红绿灯》节目是服务首都百姓交通出行的日播类交通电视新闻节目。《红绿灯》节目1997年7月5日首播,多年来,节目见证着北京城市交通的发展和变化,也从5分钟到45分钟的时长变化中更好地为首都市民的交通出行服务。《红绿灯》节目内容涉及北京交通事业的方方面面:“交通建设大事件”聚焦公路建设和轨道交通建设等首都交通建设重大成果;“交通热点追踪”聚焦慢行系统建设、绿色出行、文明驾车礼让行人等公众关注的交通热点问题,多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