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工程技术89建筑工程智能化与节能技术设计要点研究张有彦青海省建筑勘察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青海西宁810000摘要:现如今,在建筑智能化设计方面,可充分引入智能空调系统、智能给排水系统以及智能照明系统,对建筑物室内温湿度、光照度以及供水等进行智能化调控。在建筑节能设计方面,可在建筑顶盖、门窗、屋面、墙体施工中科学选材、节能施工,改善建筑屋面与墙体的热传导系数,降低建筑的热工消耗,切实响应绿色建筑与建筑领域节能减排的号召。本文就此进行了分析。关键词:建筑工程;建筑智能化;建筑节能设计中图分类号:TU2010引言目前,我国建筑运行过程的碳排放量与每一栋建筑物的形体、空间组织方式,特别是围护结构的热工性能密切相关,虽然单位时间、单位建筑面积的碳排放量很小,但总量很大。因此,建筑碳减排需从每一栋建筑设计做起,无法依赖单一技术进步实现双碳目标,全面推行绿色建筑,既可提升建筑宜居水平,又是实现建筑碳减排目标的最佳途径。智能化技术与节能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科学、合理运用可提高建筑物的智能化控制水平,为住户带来便捷、舒适、高效的生活与工作环境,同时可有效降低建筑物的施工与使用能耗。将智能化技术与节能技术应用到建筑工程施工中,在满足建筑物基本功能发挥的同时尽可能提高建筑家居的便利性与智能化水平,降低建筑工程施工与建筑物投运带来的能源消耗,更充分地践行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可持续发展理念,是建筑工程施工转型发展的重要方向。1我国绿色建筑节能发展中存在的问题1.1设计基础理论薄弱与建筑碳排放相关的减排决策50%~80%发生在建筑设计阶段,因此,在早期建筑方案设计阶段建筑师通过合理的设计策略能够从源头控制碳排放,从而实现更低消耗的最大化减碳。建筑方案初期设计需要有相关的规范和手册进行指导,而理想化的绿色建筑设计规范和手册应该针对地域气候特征、建筑类型及建筑运行特点等给出具体的指导建议,而实现这一目标的前提是首先要进行大量的绿色建筑设计基础理论研究。以建筑热工设计方法为例,建筑热工设计可理解为依据建筑室内热环境指标要求(取决于建筑使用功能)、建筑节能规定性指标、建筑室内外热作用类型、建筑运行使用方式等,运用建筑热工设计原理与方法,确定建筑热工性能指标的设计过程。因此,建筑类型不同、室外热作用(气候+太阳辐射)不同、运行使用方式不同,决定建筑物热工性能的设计要素的取值就应该不同,即应有针对性的热工设计。但是,现行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