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案例分析题(共5题,其中题1、2、3各20分,题4、5各30分,满分120分)案例分析(一)背景:某公共建筑工程,建筑面积22000m2,地下2层,地上5层,层高3.2m,采用地下连续墙支护+外墙结构,混凝土为C40P10,设计厚度800mm,600厚钢筋混凝土筏板基础,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某一框架梁,截面为300×600mm,保护层厚度为25mm,箍筋采用HRB400E冷加工钢筋制作,直径10mm。实测的抗拉强度为450MPa,屈服强度为420MPa;检测单位测定的钢筋拉伸试验如图-1。框架柱混凝土强度设计等级为C40,梁板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30,施工单位对框架节点核心区混凝土采用一次浇筑方法。问题:1.计算箍筋检验时的强屈比、超屈比并判断是否合格?说明理由。2.指出图-1中钢筋拉伸试验4个阶段的名称,写出图中A、B点分别代表钢筋强度的名称。3.计算箍筋的下料长度及100m盘条钢筋最大可以加工多少套箍筋,写出计算过程。【答案】问题1:1强屈比=450÷420≈1.07<1.25强屈比不合格超屈比=420÷400≈1.05<1.30超屈比合格问题2:弹性变形阶段、屈服阶段、塑性变形阶段、缩颈变形阶段A-抗拉强度(极限抗拉强度),B-屈服强度问题3:梁箍筋公式长度=[(b-2c-d)+(h-2c-d)]×2+11.87d×2代入公式得:(300+600)×2-8×25-4×10+2×11.87×10=1797.40mm所以100m可加工100×(1+1%)÷1.7974≈56.19根取整56根。案例分析(二)背景:某办公楼项目,基坑深度8m,采用2.0m厚筏板基础,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35。地下水较高,拟采用单排桩+锚杆+止水帷幕的支护方法,机械开挖。支护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施工期间发生以下事件:支护施工方案为:排桩采用跳打法施工,间隔施工时间为24h,超灌高度为0.8m。在锚固段强度达到设计值50%张拉锚杆。基坑开挖完毕后施工单位进行轻型触探,并检验合格,具有完整的地基基础设计文件,因此施工单位申请验槽。筏板基础混凝土共计2400m3,采用一次连续浇筑,施工单位留置了12组抗压标准养护试件和2组抗渗标准养护试件;考虑大体积混凝土温度影响较大,制定相应温控措施。问题:1.指出支护结构图中数字A~E所代表的设施名称;2.指出排桩支护结构施工方案的不妥之处,说明理由。3.补充基坑验槽的条件及组织、参加单位。4.指出筏板基础施工方案的不妥之处,并说明理由。写出大体积混凝土温控的具体指标要求。【答案】问题1:A-灌注桩(或排桩、桩);B-锚杆(或锚索);C-冠梁;D-腰梁;E-止水帷幕问题2:不妥1:间隔施工时间为24h;正确做法:不少于36h;不妥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