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作家选刊妙笔生花、灵动生动写作———小学语文写作教学的有效策略探究李争向(临沂经济技术开发区第三实验小学,山东临沂276000)摘要:写作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中之重,对于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提升、思维空间的拓展、终身写作习惯的养成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基于此,本文对小学语文写作教学的有效策略进行了深入探讨,并结合部编版小学语文教材中课文和习作板块的内容,分析了这些策略在具体教学实践中的应用效果,以期为广大教师探索写作教学的新模式提供一定的参考。关键词:小学语文;写作教学;教学策略中图分类号:G62324文献标识码:A在小学阶段,写作是夯实学生语言功底的关键途径,也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观察能力和审美能力的重要方式。然而,如何有效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帮助学生以更具创意的想法和更具感染力的语言表达内心所感,是许多小学语文教师面对的难题。笔者认为,若想使小学语文写作教学推陈出新,教师有必要探索“多条腿走路”的教学模式,运用各种教学策略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加强写作教学的情感渗透,启发学生在生活中汲取写作养分,助力学生进行跨学科学习。一、当前小学语文写作教学的困境尽管教育界反复强调写作教学的重要性,但实际的教学成果却并不尽如人意。现阶段,部分小学语文教师的写作教学工作进入了瓶颈期,导致学生的作文质量低于预期,甚至对写作产生了明显的排斥感。笔者深入剖析了当前小学语文写作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以期促使广大教育工作者对现有的教学模式进行调整,确保写作教学的有效性。1.教学内容过于单一写作不仅仅是学生记录事件、输出观点的过程,更是学生提升思维能力的过程。然而,当前的小学语文写作教学往往侧重于培养学生的语言技能,鲜少关注学生的思维开发和创新意识培养。这种教学倾向会导致学生虽然能够写出符合规范、语法正确的文章,但文章内容往往欠缺深度和创意。2.教学思维相对固化现阶段,部分学生对写作存在抵触心理。在他们眼中,写作是一项繁重的任务,会给自己带来极大的压力。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非常复杂,但其中比较明显的原因在于教师选择的的写作主题偏离现实生活且大同小异,以及教师习惯于开展“模板化”写作教学等。3.教师未及时转换身份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教师常常处于主导地位,学生只是被动的知识接收者。这种模式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学生无法在写作过程中找到真正的乐趣和表达自己真实想法的机会。当前,虽然越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