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2024·4交流平台名言全盛时期的朋友无价值。——亨利亚当斯弥勒市推进农业绿色发展的实践顾艳波1,作艳梅2,高鹏旭3*(1.弥勒市植保植检站,云南弥勒652300;2.弥勒市种子管理站,云南弥勒652300;3.弥勒市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站,云南弥勒652300)推进农业绿色发展是农业发展观的一场深刻革命,也是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主攻方向[1],是满足消费者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根本要求,是实现农业高质量发展的根本途径,是我国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保障国家农产品和生态安全,实现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文章阐述了弥勒市推进农业绿色发展的实践,并提出了下一步持续推进农业绿色发展工作的建议措施,以期稳步推进弥勒市农业绿色发展。弥勒市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以加强农业资源保护利用、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农业生态保护修复和打造绿色低碳农业产业链为重点,以实现资源利用集约化、投入品减量化、废弃物资源化、产业模式生态化为目标,强化技术集成与推广应用,统筹推进生态环境“高颜值”和经济发展“高质量”,走出一条以生态文明建设引领高质量发展的新路子。2019年10月,农业农村部、国家发展改革委、科技部、财政部、自然资源部、生态环境部、水利部、国家林业和草原局确定弥勒市为第二批国家农业绿色发展先行区。弥勒市属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管辖县级市,位于云南省东南部、红河州北部。全市土地面积4004km2,设9镇2乡1街道和1个社区管理委员会,常住人口53.91万人,居住着23个民族。弥勒市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年平均降雨量835.4mm,年平均气温18.8℃,最高气温34.8℃,最低气温-0.2℃,年平均日照时数2131.4h,无霜期323d,光照充足、霜雪日短。2022年全市农林牧渔业总产值84.37亿元,比2018年增加32.67亿元,增长38.72%;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9270元,比2018年增5934元,增长30.79%。一、农业绿色发展实施现状(一)农业资源节约利用情况1.秸秆资源化利用。结合农机、农技、农艺等秸秆还田技术的配套和创新,推广秸秆饲料化和原料化利用综合技术,提高秸秆收集数量和还田数量。2022年全市秸秆资源化利用率87.3%,比2018年提高10.9%。2.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累计投入1.22亿元实施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项目,建成年产5万t有机肥厂和16个种养结合及肥水一体化利用核心示范点。全市271个规模养殖场粪污处理设施装备配套率达100%,实施种养循环试点项目,进一步推进粪污资源化利用。2022年全市畜禽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