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7医疗装备2024年1月第37卷第2期MedicalEquipment,January.2024,Vol.37,No.2四肢骨折是由外界暴力因素导致的四肢骨性损伤,常见的骨折类型有尺桡骨骨折、胫骨骨折、腓骨骨折等。四肢轻微骨折患者一般采取保守治疗,骨骼复位后用石膏及绷带固定。而骨折位移较为严重者,一般通过手术恢复骨骼的解剖状态并用钢板螺钉加以固定,以促进骨折的愈合。上肢骨的主要作用是参与日常活动及各种精细工作;下肢骨的主要作用是负重和行走,一旦上下肢骨受到损伤,患者通常无法独立进行日常生活,甚至需要长期卧床,以降低骨骼所受压力,为骨骼愈合提供一定的生长空间。由于人体骨骼的恢复周期在两到三个月,患者的生活起居需长时间被照顾,且骨折时外界创伤突然,除骨折外,通常伴有患处周围肌肉神经损伤,患者机体出现较为严重的疼痛症状,严重者可能出现肢体麻木、痛觉失常等症状。在巨大的身心压力下,患者极易产生负面情绪,降低其生活质量,威胁身心健康,延缓病情康复[1]。因此,有必要对四肢骨折手术患者进行科学的护理干预以降低患者的疼痛感、纾解消极情绪、优化生活质量[2]。阶段相宜的护理理念以患者为中心,分别于患者治疗、康复的不同阶段采取适宜的护理服务。该护理模式注重满足患者的护理诉求并与患者的病程进展高度相符,有利于提高整体护理效果[3]。情绪ABC理论认为人类个体对应激事件的错误认识与不合理信念导致消极情绪、行为障碍的产生[4]。该理论包括事件或刺激(activatingevent,A)、人们对事件或刺激的信念和想法(belief,B)、情绪反应(consequence,C)3个部分,已在情绪干预、心理辅导领域获得积极效果[5]。基于此,本研究探讨阶段相宜护理联合情绪ABC理论护理在四肢骨折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2021年7月至2022年6月我院收治的90例四肢骨折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45例。观察组男21例,女24例;年龄33~46岁,平均(39.50±6.42)岁;骨折部位:肱骨骨折10例,尺桡骨骨折12例,股骨骨折13例,胫腓骨骨折10例;骨折类型:开放性骨折15例,阶段相宜护理联合情绪ABC理论护理在四肢骨折手术患者中的应用王赛妹,陈君玉莆田学院附属医院(福建莆田351100)〔摘要〕目的探讨阶段相宜护理联合情绪ABC理论护理在四肢骨折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7月至2022年6月医院收治的90例四肢骨折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45例。对照组实施四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