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ol.24No.4策略与方法引言在深化教育改革的历史进程中,在时代发展的多元化拓展中,英语学科的重要性日益凸显。资源全球化和信息共享化的趋势要求英语学科充分发挥其工具性的特点,相应地,英语学科教学也需要增强教学与应用的关联性,提高知识与技能的契合度。而与语言应用联系最为紧密的英语听说教学则应担当起主要的培养责任。纵观当下初中英语听说教学课堂,教学目标确立、教学过程设计、教学成果验收等情况都还不足以担此大任,因此,引入新的教学理念,拓展多元的教学途径,探索高效的教学策略是当务之急。英语学习活动观要求学生以主题意义为引领,在学习理解、应用实践、迁移创新类的英语活动中进行具有学科关联性、生活实践性、文化综合性特点的演练和学习,基于旧的知识结构,借助不同类型的文本,在问题梳理分析和问题解决探索的实践中,进行语言知识学习、语言技能提升、文化内涵理解、思维能力发展、价值观念树立和核心素养形成。一、目前初中英语听说教学存在的问题(一)形式单一,整合性差在传统教育理念的影响下,初中英语听说教学基本停留在听力试题训练的层面,并且试题类型基本只有选择题。因此,在听说课程的实施过程中,学生只是单纯进行题目操练,强化做题技巧。部分自觉意识较高的学生会自主研读听力文本进行语言知识积累,或跟读听力材料进行口语表达能力提高,但从整体情况来看,这部分学生所占比例并不高。大部分学生只是听从教师指令完成课堂听力题目,既不深入自学文本,又不拓展其他技能,最终收获甚微。另外,无论在日常交际中还是在语言学习中,听和说应该是一体的,那么,初中英语教师在进行听说课堂设计时就应该将二者整合,统筹安排,而不是将两者分开进行独立教学。然而,初中英语教师在实施听说教学时常常将两部分割裂,即听力课程中只进行听力训练,口语课程中只进行说读练习。一方面,这种分裂式的教学方式进一步导致听说课堂的教学方法受限,学生课堂参与度和积极性不高;另一方面,听力音频语音语调可以潜移默化地影响和提高学生口语表达的准确度,但分裂式的教学致使这样的优质教学资源无法充分发挥作用。(二)情境刻板,实用性低英语作为一种语言工具,在教学过程中应紧密联系生活情境,凸显其实用价值。但大部分初中英语听说课程的材料文本更新不及时,与现实生活脱节严重,导致课堂内容无法被直接应用于真实的社会场景。甚至部分教师在听说教学中缺乏情境,导致学生难以提升口语表达技巧和情境交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