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项目化学习精准解读文本策略例析江苏省海安市实验小学张晓芹项目化学习是一种综合性的学习方式,也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实践育人模式。研究表明,教师运用项目化单元教学,强调项目化学习,学生备课速递在处理信息、阅读和写作方面的能力就越强。面对这种新型的教与学方式,教师如何精准解读文本,引人项目化学习,设计一个适切的“项目”呢?下面以小学语文统编教材六年级上册《故宫博物院》为例,谈谈具体的解读策略。一、据文而理,构建核心知识核心知识的确定是开展项目化学习的起点。它产生于语文教材内容,需要教师在解读教材时去考虑教材需要我们教会学生什么,从而锁定核心知识,明确学习目标,直抵语文要素的内核。课文《故宫博物院》由四则材料组成,是一组非连续性文本。材料一是介绍故宫博物院全景的说明文,材料二是太和门被烧的故事,材料三是官方网址游览须知,材料四是一张故宫平面示意图,特别适合达成小学阶段“阅读简单的非连续性文本,能从图文等组合材料中找出有价值的信息”这个目标。这个单元属于阅读策略单元,阅读训练的语文要素为“根据阅读目的,选用恰当的阅读方法”,属于新课标三大学习任务群中的“实用性阅读与交流”。学生在整个大单元学习过程中,需要从生活实际需要出发,综合运用和巩固阅读策略,自主开展“有目的的阅读”,选择合适的阅读方法,筛选阅读材料,对自己的阅读不断监测,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根据以上分析,结合《故宫博物院》在这一单元中承载的语文要素学习目标和课后习题“下面提供了两个任务,和同学交流:你会怎样根据不同的任务阅读以下材料?为家人计划故宫一日游,画一张故宫参观路线图。选择一两个景点,游故宫的时候为家人作讲解”,可见本课的核心知识就是学生要掌握的关键知识技能“唤醒学生的读者意识,能“据意下策”,根据不同的阅读目的,灵活调用相应策略,成为积极的阅读者”。这既是本单元语文要素反复强调的目标所在,也是其旨归。在生活中,它是一种必然的存在,我们常常会因客观实际的需求而完成指定的阅读任务。二、精选话题,设计驱动性问题驱动性问题是项目化学习的核心要素,是教学目标的载体。教师在解读文本时,要将语文学科的核心知识与项目主题相结合,精心筛选和确立相应的话题,设计一个或几个有意义的、符合学生认知水平的、能激发学生兴趣的、富有挑战性的问题,驱动学生主动阅读、学习和思考。新课标明确指出,教师要精心设计学习任务,要能够“整合学习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