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6云南中医中药杂志2024年第45卷第2期基于数据挖掘探究反流性食管炎的证型及用药规律宋博媛',高望2(1.天津中医药大学,天津300193;2.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天津300150)摘要:目的探究反流性食管炎中医药组方规律。方法检索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维普期刊数据库2002年1月一2022年1月关于中医药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相关文献进行分析,提取规范纳入的药物信息,构建数据库,并进行分析。结果共纳提取方剂326首,证型54种,药物157种,药物类别18种。药性以温、平、寒为主,药味以苦、辛、甘为主,归经主要以脾、胃、肺为主,通过分析得出常用配伍,并推出6首新方。结论反流性食管炎的中医药治疗药物以清热、补虚及理气药为主,药物配伍上体现了从脾、胃及肝论治的治疗思想,基本治法为疏肝清热,健脾和胃,降逆止痛的治疗方法。关键词:反流性食管炎;中医药治疗;用药规律;数据挖掘;文献研究;作用机制中图分类号:R57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7-2349(2024)02-0056-08反流性食管炎(refluxesophagitis,RE)是由胃和十二指肠内容物反流到食管而引发",属于胃食管反流病的范畴,临床常有反酸、烧心等表现,电子内窥镜可见为食管下黏膜损伤,包括糜烂和溃疡[2]。RE具有病程较长、复发率高、难治愈等特点,严重降低患者生活质量。中医药在治疗RE时通过辨证施治,标本兼治,疗效显著,优势明显[3]。本研究通过对二十年来应用中医药治疗RE的有关文献进行整理和分析,进而对RE的处方配伍规律进行研究,以望为RE的临床治疗提供用药参考。1资料与方法1.1文献来源与检索以“反流性食管炎”“RE”为关键词,检索CNKI、万方、维普数据库中2002-1月至2022-1月有关中医药治疗RE的文献。1.2纳人标准(1)中医药治疗RE临床研究、临床观察、随机对照试验以及个人经验。(2)具有明确的RE诊断标准。(3)辨证分型及药物组成、剂量明确,只统计主方用药,不计人兼证的加减用药。(4)各个证型样本量均≥30例且总有效率≥80%。1.3排除标准(1)不符合所列的纳人标准。(2RE患者出现合并症。(3)结合针灸、推拿等中医外治法,不能说明为中药产生疗效的文献。(4)数据存在统计学错误的文献。1.4处方药物录入及规范使用EndnoteX9软件进行整理符合要求的文献题录,筛选出符合本研究要求的文献。药名、性味、归经、分类按照《中药大辞典》[4]和《中药学》5}进行规范化处理,药名如将“鱼古”“乌贼骨”一“海螺蜻”,“象贝”“大贝”→“浙贝母”,“元胡”“延胡”一“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