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数据分析及生物膜干涉探讨中医治疗糖尿病肾病的用药规律∗张圆琳1ꎬ2ꎬ3ꎬ祁晓鸣1ꎬ2ꎬ3ꎬ冯逸佳1ꎬ2ꎬ卫紫琪1ꎬ宋丽娟2ꎬ3(1.山西中医药大学中药与食品工程学院ꎬ晋中030619ꎻ2.山西中医药大学基于炎性反应的重大疾病创新药物山西省重点实验室ꎬ晋中030619ꎻ3.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多发性硬化益气活血重点研究室ꎬ晋中030619)摘要目的探讨中医治疗糖尿病肾病(DN)的用药规律ꎬ分析核心成分与关键靶点的相互作用ꎮ方法利用古今医案云平台DN专病医案库进行中药频次统计、关联分析ꎬ发掘中医治疗DN的组方规律ꎮ通过筛选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与分析平台(TCMSP)和疾病数据库获得药对治疗DN的靶点ꎬ建立成分 ̄蛋白互作网络ꎬ对靶点进行京都基因和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富集分析ꎬ明确活性成分与核心靶点、通路的对应关系ꎮ运用分子对接及生物膜干涉的方法检测活性成分与核心靶点的结合程度ꎮ结果在183条医案所载录方剂中ꎬ黄芪的使用频次与平均使用剂量均最高ꎬ分别为43次与37gꎬ其次是丹参与茯苓ꎮ以黄芪为基础ꎬ关联分析到置信度最高的核心组合为黄芪 ̄丹参 ̄茯苓ꎮ网络药理学筛选到黄芪 ̄丹参 ̄茯苓治疗DN的关键信号通路15条ꎬ潜在靶点89个ꎬ其中肿瘤坏死因子(TNF)信号通路、NOD样受体信号通路、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信号通路为疾病相关通路ꎬ白细胞介素(IL) ̄6、TNF、血管内皮生长因子A(VEGFA)为核心靶点ꎮ药对中的2个活性成分异鼠李素、槲皮素与IL ̄6均具有较高的结合力ꎬ对接得分分别为8.2和7.4ꎬ解离常数(KD)分别为5.6×10-5和6.8×10-5molL-1ꎮ结论初步发现以黄芪 ̄丹参 ̄茯苓为核心药对治疗DN的组方规律ꎬ异鼠李素、槲皮素可能是其治疗DN的主要药效物质ꎬ为DN临床治疗及中药活性成分挖掘提供了依据ꎮ关键词中医药ꎻ糖尿病肾病ꎻ数据挖掘ꎻ生物膜干涉中图分类号R285ꎻR587.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0781(2024)01-0026-08DOI10.3870/j.issn.1004 ̄0781.2024.01.005开放科学(资源服务)标识码(OSID)PrescriptionRuleofTraditionalChineseMedicineintheTreatmentofDiabeticNephropathyviaDataAnalysisandBiofilmInterfere...